食品包括哪些种类
食品种类包括:谷类、食用菌、豆类、坚果、蔬菜等。
1、谷类
谷类是一粮食作物的种类,谷类食物含蛋白质8%-40%。大豆含蛋白40%,稻米为8%,白青稞为13.4%,燕麦为15.6%。谷类中含脂肪约为20%左右,集中在籽粒、谷皮或谷胚部分。大豆籽粒、小麦胚芽含大量油脂,不饱和脂肪酸占80%以上。
2、食用菌
食用菌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具体地说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蕈菌;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一类大型真菌。
3、豆类
豆类泛指所有能产生豆荚的豆科植物。其种类繁多,营养丰富,栽培遍布世界各地。近年来,豆类由于其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口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4、坚果
坚果,是闭果的一个分类,果皮坚硬,内含1粒或者多粒种子。如板栗,杏仁等的果实。坚果是植物的精华部分,一般都营养丰富,含蛋白质、油脂、矿物质、维生素较高。
5、蔬菜
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饪成为食品的一类植物或菌类,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蔬菜可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食品分类有哪些?
在科学规范食品的分类体系中,有乳与乳制品类、冷冻饮品类、水果、蔬菜类、脂肪类、粮食和粮食制品类、蛋及蛋制品类、调味品类、酒类等共计16种。食品共有16个大分类,每个大分类下面又有很多小分类,而且一些小分类下面又会再次分一些小小分类,以至延续,大概有300多个小类。而这些大大小小的分类也是我国目前制定企业标准,食品安全认证的主要依据。食物分类:第一类食物(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细粮:白米、白面类以及面粉类制品;杂米杂豆类;薯类:土豆、山药、红薯等;需注意:部分蔬菜和水果,如果糖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也归为主食,比如毛豆、荔枝、龙眼、榴莲等。第二类食物(主要含有优质蛋白质):肉(猪牛羊、鸡鸭鹅、鱼虾贝壳类)、蛋(鸡蛋、鸭蛋、鹌鹑蛋等鲜蛋)、奶制品(牛奶、酸奶、奶酪等)、大豆制品(豆干,豆腐、豆浆等)。第三类食物(主要含有脂肪):烹调用油,动物油脂(肥肉),坚果类食物。第四类食物(主要含有膳食纤维,部分维生素、矿物质):蔬菜、水果。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食品
食物 分为哪五大类?
谷类及薯类:谷类包括米、面、杂粮等。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木薯等。动物性食物:包括肉、禽、鱼、奶、蛋等。豆类和坚果类:包括大豆、其他干豆类及花生、核桃、杏仁等坚果。蔬菜水果类:包括鲜豆、根茎、叶菜、茄果等。纯能量食物: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类。1、谷类及薯类:谷类包括米、面、杂粮等。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木薯等。谷类和薯类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2、动物性食物:包括肉、禽、鱼、奶、蛋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3、豆类和坚果类:包括大豆、其他干豆类及花生、核桃、杏仁等坚果。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无机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4、蔬菜水果类:包括鲜豆、根茎、叶菜、茄果等。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5、纯能量食物: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类,主要提供能量。植物油还可提供维生素E和必需氨基酸。1、谷物及薯类:谷类包括米、面、杂粮,薯类包括马铃薯、红薯等;谷薯类对人体的作用:富含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最主要来源,我国人民膳食中以谷类为主,占比可达到66%。图片来自网络2、肉蛋奶类:包括肉、禽、鱼、奶、蛋等;肉蛋奶类对人体的作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体。图片来自网络3、豆类及其制品类:包括大豆、绿豆、黑豆、豆制品等豆类及其制品对人体的作用:富含蛋白质,是我国居民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图片来自网络4、蔬菜水果类:包括鲜豆、根茎、叶菜、茄果等蔬果类对人体的作用:蔬菜种类繁多,可分为叶菜类、根茎类、瓜茄类、鲜豆类和菌藻类;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促进胃肠蠕动,消化液分泌,调节体内酸碱平衡。图片来自网络图片来自网络5、油脂坚果类:动植物油、坚果等油脂坚果对人体的作用:提供身体必须的能量物质——脂肪,是矿物质的主要来源。
食物分类有哪几种?
食物分类:1、谷类及薯类:谷类包括米、面、杂粮,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木薯等,主要提供糖类、蛋白质、食物纤维及B族维生素。2、动物性食物:包括肉、禽、鱼、奶、蛋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 A 和 B 族维生素。豆类及其制品:包括大豆及其他豆类,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食物纤维、矿物质和 B 族维生素。3、蔬菜水果类:包括鲜豆、根茎、叶菜、茄果等。主要提供食物纤维、矿物质、维生素 C 和胡萝卜素。4、纯热能食物:包括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类,主要提供能量。植物油还提供维生素 E 和必需脂肪酸。饮食分类:1、软质饮食,适用于消化功能较差、低热、咀嚼不便、老人、幼儿及术后恢复期患者。2、半流质饮食,适用于消化功能不良、发热、口腔疾患、咀嚼不便及术后患者。3、流质饮食,适用于病情危重、高热、口腔疾患、吞咽困难、大手术后及急性消化道疾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