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是什么意思
“透明”的意思是:物质透过光线的性质或情况,形容能透过光的。“透明”是一个中国汉语词语,词性是形容词,读音是tòu míng。除了前面的解释,透明也用来形容:非常透彻。拓展内容:“透明”的最早的书面出处是《二刻拍案惊奇》的卷二十,其中的原文是:“这老儿晓得商家有赀财,又是孤儿寡妇,可以欺骗,其家金银杂物多曾经媳妇商小姐盘验,儿子贾成之透明知道。”除此之外,“透明”根据语境也可以表示“没有隐瞒的”意思,例句:“这次的选拔投票完全公开透明,请大家放心参与。”
透明的意思有几种
透明的意思有4种:物质透过光线的性质或情况,形容能透过光的;彻底;常形容透彻;晓悟。出自明·陈汝元《金莲记·郊遇》:“但晓理会玄诠,也曾透明佛证。”
近义词:透亮。
透亮,读音是tòuliang,汉语词语,意思是透光,引申清楚透彻。
反义词:浑浊。
浑浊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húnzhuó,意思是指(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明澈;喻指尘世,尘途。
例句:
1、都说孩子的心是透明的,爱恨分明。
2、走近仔细看,红蜻蜓长着一对红宝石似的眼睛,一双透明的翅膀。
3、被大雨冲洗的路面,映着银色的路灯,仿佛是一片透明的水晶世界。
4、今天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我高兴的凝望着透明的玻璃窗外美丽的雪花。
透光率和雾度测定
透光率和雾度测定介绍如下:工作原理:一束平行光束入射某介质(如透明塑料)时,由于物质光学性质的不均匀性;表面缺陷,内部组织的不均匀,气泡和杂质存在等,光束就会改变方向(扩散和偏折),产生的部分杂乱无章光线称散射光。国际上规定用透过试样而偏离入射光方向的散射光通量与透射光通量之比用百分数来表示,这就是所谓雾度。雾度大的试样给人的感觉将更加模糊。它独特的光学设计可以满足各种行业对大小样品的测试要求。EEL 57D雾度仪的0o照射/漫射观测的光学结构可以精确测量雾度,总透射率和散射透射率。 测量样品快速方便,您可以手持样品测量或者把样品直接放在样品测量口测量。因为光源和检测器之间有90mm的间距,所以样品的厚度不是问题。 光线在透过试样时还会产生损失,即穿过试样的透射光通量永远小于照射到试样上的入射光通量。两者之比,用百分数表示,国际上定义为透光率。引起透光率下降的原因是试样两个表面对光线的反射和试样对入射光线的全波长或部分波长的光能量吸收等。在测试样品的雾度和透光率过程中,必须计量入射光通量(T1),透射光通量(T2)、仪器散射光通量(T3),试样的散射光通量(T4)。按“GB2410-80”试验方法,本机透光率和雾度值计算方法如下:透光率:Tt= T2/ T1×100% 其中T1为100雾度: H= T4/ Tt 100% T3 为0。
透明度是什么意思
透明度意思是透光的性质或情况;特指矿物透光的能力。垂直透过以非漫射平行表面为界面的物质的单一波长辐射能的总份额,它等于从最后一个介质表面出射的能量与从第一介质表面入射的能量之比。其中已计及各表面的反射损耗以及介质内部的吸收损耗和辐射损耗所引起的上述两种辐射能的数量差别。透明度的测定方法:塞氏盘为直径200mm的白铁片圆板,板面从中心平分为四个部分,黑白相间,中心穿一带铅锤的铅丝,上面系一用cm标记的细绳。测定时,将塞氏盘平放入水中,逐渐下沉,到刚好看不到盘面的白色时,记录深度cm,即为水的透明度。用的透明度计为内径30mm,长0.5m或1.0m的具刻度的玻璃筒,筒的底部放一白瓷片,片中部有宽度为1mm的黑色十字和4个直径为1mm的黑点。将混匀的水样倒入筒内,从简下部徐徐放水,直至明显地看到十字,而4个黑点尚未见到为止,以此时水柱高度cm表示透明度。当高度达1m以上时即算透明。
透明度的意思解释
透明度即透光的程度。资料扩展:透明度同时也是一种水质指标,是指透光的程度,分成透明、亚透明、半透明。中国西部的高原和高山上,湖泊多是地壳下沉或断裂等所成的构造湖,还有一些湖泊是河道受阻而成的堰塞湖。这些湖泊水深、透明度高。青藏高原的湖泊主要依靠高山融雪补给,湖中悬浮颗粒物少,水的深度又大,因此湖水透明度居全国之冠。譬如青海湖平均水深17.9米,透明度在1.5—10米之间。新疆天山地区湖水的透明度也较大。如赛里木湖平均水深46米,最大透明度达12米。云贵高原上湖泊的透明度仅举两例就可见一斑:洱海在4—5米之间。而最大水深达158米的抚仙湖,透明度一般在7—12.5米之间。中国东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海平原上的湖泊,大多是平均水深小于4米的浅水湖。河湖相通、泥沙输入、风浪扰动,使湖水透明度更低,一般都在1米以下。总之,中国清澈的湖大多在青藏高原,资料显示,中国最清澈的湖是西藏阿里的玛旁雍错,透明度达到了14米;中国浑浊的湖泊多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那里的一些浅水湖,透明度不足0.1米。水质标准是国家、部门或地区规定的各种用水或排放水在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方面所应达到的要求。它是在水质基准基础上产生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强制性法令,是判断水质是否适用的尺度,是水质规划的目标和水质管理的技术基础,对于不同用途的水质,有不同的要求,从而根据自然环境、技术条件、经济水平、损益分析,制定出不同的水质标准。中国已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水质标准,如“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渔业水质标准”、“海水水质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等等,使水质管理有了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