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即地狱,什么意思?
指的是不要太过于相信别人,相信任何人都不如相信自己,如果辨别不好自己不该相信的人,相信错了人,或自己相信的人背叛了自己,说出不该说的话,做出不该做的事,可能会带来如同自己下地狱般的后果。“他人即地狱”是存在主义哲学家让·保罗·萨特(1905-1980)在其戏剧《间隔》(又称《禁闭》)中的一句台词。萨特对此解释说:“这句话常常被人误解。有人以为我的本意是说,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总是毒化了的,总是地狱般的关系。我是说,要是一个人和他人的关系恶化了,那么,他人就是地狱。世界上的确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生活在地狱里,因为他本人太依赖别人的判断了。但这并不是说,和别人就不可能存在另一种关系。
“他人即地狱”是什么意思
指的是不要太过于相信别人,相信任何人都不如相信自己,如果辨别不好自己不该相信的人,相信错了人,或自己相信的人背叛了自己,说出不该说的话,做出不该做的事,可能会带来如同自己下地狱般的后果。“他人即地狱”是存在主义哲学家让·保罗·萨特(1905-1980)在其戏剧《间隔》(又称《禁闭》)中的一句台词。萨特对此解释说:“这句话常常被人误解。有人以为我的本意是说,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总是毒化了的,总是地狱般的关系。我是说,要是一个人和他人的关系恶化了,那么,他人就是地狱。世界上的确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生活在地狱里,因为他本人太依赖别人的判断了。但这并不是说,和别人就不可能存在另一种关系。
如何理解萨特的名言“他人即地狱”?
首先必须说明,这句话原来的书写是这样的:“L'enfer, c'est les autres”,也就是说,在萨特的那句话里面,如果直接简单粗暴的翻译,那么应该是“地狱,那是他人”,此处的地狱并非信仰层面的,而更多是心理的感受。萨特要强调的,其实是主体的自由性,而非自己对他人的排斥性。而且这句话是不能倒过来的,因为命题两边的名词性词语并不是等价的概念。
“他人”是西方哲学传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个概念也可以翻译成“他者”,萨特格外重视这个概念,把它看作理解主体自由和建立人类普遍自由不可忽视的结构性概念。 他的名言“他人即地狱”(L'enfer c'est les autres) 并不是要否定他人。他者,萨特有时用autrui, 有时却是使用了 autre。 autrui是一个比较文的说法,类似我们中国文言中的“彼”,常在哲学文献中用。 在萨特的著作中,他者在存在论的意义上,指自我主体以外的一切存在。 但他所阐述的重点,在主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黑格尔在他的《精神现象学》中,写了“自我意识的独立与依赖,主人与奴隶”一节,分析自我与他者之间的依赖关系。 在黑格尔看来,“自我意识是自在自为的,这由于并且也就因为它是为另一个自为自在的自我意识而存在的。这就是说,它所以存在,只是由于被对方承认 ”。 萨特对他者的论述是延续着这个传统的,只是他把重点放在主体与他者的共建结构上。 而且很明显,只要我们讨论社会和人的关系,首先就要面对他人。 甚至说到人的道德感,也是因为他人而起,因为道德反映的是人之间行为的规范。 比如萨特认为,“羞耻按其原始结构,是在某人面前的羞耻”。 这一点很好理解,比如当天气极热时,你一个人独处,你可以怎么少怎么穿,甚至可以赤身裸体。 这时你不会有羞耻感,而只会随自己的感觉来决定怎么穿,也就是怎么凉快怎么穿。 萨特的分析却指出,这时我突然抬头发现有人在那儿看着我,我的赤身裸体是因为他人而成为不成体统的,我感到了羞耻。 这是为什么呢? 萨特说,“我对我自己感到羞耻,因为我向他人显现,而且通过他人的显现本身,我才能像对一个对象作判断那样,对我本身作判断。因为我正是作为对象,显现给 他人的”。 所以,羞耻感产生于一个共建结构,也就是说是他人的窥视建构出我的自我认知。 萨特在他的巨著《存在与虚无》中,用一百多页的篇幅来分析这个结构,相当抽象,但其实谈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也就是所有的个体存在,同时 又是一个为他者的存在。
萨特在他晚年说过:“价值并非其他,而是你选择的意义,那样你会看到创造人类共同体是有可能的 ”。 让我们慢慢往下谈,前面我们已经讲过,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人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他自由选择的结果。 但是这个选择并不是随心所欲的。 它受制于他者。 在建构个体人格,选择政治立场,思考命运攸关的问题时,都和他者的在场有关。 萨特用了一个词 le regard,注视。 人都是在他人眼中,建构自己和建构他人的。 因为他者可能是被主体的想象所建构的,被动的具有了某种地位,就像黑格尔所论的主人和奴隶的关系。 这里重要的是主体因为他者的注视成为了一个对象,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就是一团注视和被注视的氛围。
如果庸俗地解释这段话,倒不如说是,每个人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受到一切社会关系或者一切其他的社会公约数的影响的,每个人都被“他者”所建构。而这与他的“存在先于本质”一样,都体现了一定的现代哲学的反本质主义、不可知主义、建构主义的人本色彩。
萨特有句名言:“他人即地狱。”
今日分享(转)
人的痛苦,几乎都是源于人际关系,哪怕对方一再强调,“我都是为了你好”。
妻子、丈夫、孩子、父母、老板……为什么这些生活中原本最重要的人,却往往成了我们的苦恼之源?我们又该如何走出人际关系的“地狱”,拥有幸福?
《选择理论》一书中,美国心理治疗学家威廉·格拉瑟认为,人们之所以感到痛苦,错不在某人某事,而是我们选错了对待某人某事的方式。
要么是你让别人去做他们不愿做的事,要么反过来,甚至,你们都试图让对方做彼此不愿意做的事。
比如,吃完饭,你和伴侣都不想去洗碗,但其中一方会对另一方说:“喂,你应该去洗碗,因为我洗过太多次了。”
最近,日本著名导演北野武的离婚事件引起了热议。这位“真男人”转让了约合12.75亿元人民币的财产给妻子,然后净身出户。
先不论做法优劣,如果我们研究一下北野武这段39年的婚姻,会发现其中充满了控制与反控制。
在北野武出名前,妻子曾去酒店当女服务生赚钱,来支持他的事业,这在当年是件很有勇气的事情。
两人在1980年同居,1982年,北野武曾想和妻子分手,但没有成功。随后,女方父母偷偷用北野武的名章,给两人登记结婚。
这显然触及到了他的底线。于是两人开始了长达36年的分居生活。其间,双方均婚内出轨,可妻子坚决不离婚。
1994年8月,北野武因为摩托车意外,造成半边面部瘫痪,还是在妻子的悉心照顾下,才恢复过来。
可是,这些年的相爱相杀,换来的却是北野武在采访里的一句:#“妻子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人”#。
但这段听起来不像话的婚姻,却折射出很多长期痛苦关系的现状:
最可怕的是,人们对这种社交悖论,不但习以为常,还不觉得有问题:
比如,孩子不好好做作业,家长就把他关在家里,不让他出去玩。
可结果呢,这只会让孩子更加讨厌学习,也更抵触家长的教育。
家长却认为这是孩子不听话了,于是加大惩罚力度,孩子更变本加厉地叛逆,从原本的不写作业,变成了放学不回家,亲子关系越来越糟。
我们越是强迫在乎的人,就越有可能失去他们。
这背后,有一种“所有权思维”在作祟。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认为自己拥有他人,就会毫不迟疑地强迫他们听从“指挥”——
格拉瑟认为,正是这种传统的外部控制心理学,让我们陷入不幸。
所以,他提出了“选择理论”,简单来说,就是不应该让外部的人或事控制,而是要自己选择对待人或事的态度。
例如,孩子缠着妈妈买冰淇淋,妈妈的反应可能是:“不行!刚吃过饭不能吃凉的!”这是一种控制的回答,孩子势必不开心,因为他就是想吃冰淇淋。
其实,妈妈可以有其他选择。
比如,给孩子买冰淇淋,让他体会一下着凉肚子疼的感受,学会对自己负责;
她还可以把买或不买的决定权交给孩子:“妈妈可以现在就给你买。但是你刚吃过饭,马上吃凉的对胃不好。所以你想现在就吃,还是午觉睡醒后再说?”
多半情况下,孩子不会再要求现在就吃冰淇淋。
仅仅是因为妈妈、孩子的言行都是自己选择的,同样的情境,妈妈没有生气和愤怒,孩子也没有怨念和委屈。
但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忽略了其他选项,直接选择了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