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在战争年代是很重要的,那么你知道中国的第一架飞机是从哪里来的吗?
中国的第一架飞机
据了解,1909年11月8日何健生生于连平县元善镇,1930年参加广东空军,任轰炸员,曾26次轰炸日军。1991年4月18日,何健生在北京逝世。何健生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中国的空军事业,是中国空军史上不可绕过的人物。
据河源市政协主席龚佐林介绍,何健生生前留下了2000多幅颇具档案价值的历史照片,这次展览从中精选出53张,最早的为20世纪30年代初拍摄的。展出的这50余张图片,充分展示了抗日民族英雄何健生的人生战斗历程,以及他对家庭、对亲人的无限深情。
背部中弹 仍对日机猛烈射击
据史料记载,1937年8月,在中国空军首轮对上海侵华日军的强势出击中,何健生是这场对日空战中执行轰炸任务的中国军人之一。
此后,何健生参加了上海崇明、宝山,湖南衡阳、长沙,湖北宜昌,广西南宁等地的对日作战,先后26次完成轰炸日军任务,6次因飞机被击伤而跳伞逃生。
1940年秋,何健生在轰炸山西运城敌占机场返航途中,在风陵渡上空同日本战机激战,背部中弹负伤,但仍操纵着斯卡斯机枪对日机猛烈射击。尔后,何健生又领航机群飞行200多公里,直至顺利返回基地。到达基地时,他已昏迷在座舱里。在抗日战场上,何健生屡屡杀敌,战功赫赫。
1945年8月20日,何健生与蔡云翔、白景丰策划汪伪国府专机班“建国号”飞机起义,飞机从江苏扬州机场起义飞抵延安,是八路军拥有的第一架飞机。何健生等人在我地下党的接应下,从陆路抵达解放区,参加了新四军。
1946年8月,何健生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8月,中央军委授予何健生独立功勋荣誉章。
运行原理
飞机的机翼的上下两侧的形状是不一样的,上侧的要凸些,而下侧的则要平些。当飞机滑行时,机翼在空气中
移动,从相对运动来看,等于是空气沿机翼流动。由于机翼上凸下平,导致上下表面流管粗细(截面积)不同,上表面流管细,下表面流管粗,故气流要保持单位时间内流过相同流量,上表面流速必定比下表面流速快。根据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帕努利定理)的原理,当飞机滑动时,机翼上侧的空气压力要小于下侧,这就使飞机产生了一个向上的升力(负压力)。当飞机滑行到一定速度时,这个升力就达到了足以使飞机飞起来的力量。于是,飞机就上了天。所以可以这样说,飞机的升空不是托上天的,而是被“压”上天的。
说得再直观点:假设上表面流管截面积为S1,下表面截面积为S2,上表面流量为Q1,下表面流量为Q2,上表面速为V1,下表面流速为V2,则:
Q1=S1V1,Q2=S2V2,因为Q1=Q2,S1小于S2,所以V1必大于V2(注:Q单位为立方米每秒)
根据伯努利定理——“流体速度越快,其静压值越小(静压就是流体流动时垂直于流体运动方向所产生的压力)。”因此上表面的空气施加给机翼的压力F1小于下表面的F2。F1、F2的合力必然向上,这就产生了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