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簪初为笄礼之用】
古人痴玉,常以玉比人。在古代,玉簪子又称“笄”,女子用来绾定发髻,它也是簪、钗的鼻祖。从周代起,女子只要满15岁就被看作成人了,如果是已经许嫁,便可梳成人的发髻,这时候就需要用到发笄。古时称女子成年为“及笄”也就是这个意思。贵族女子在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笄礼的方式非常优美:一头长发,一根发笄,细心梳成秀美的发髻,郑重簪上发笄…纤长玲珑的笄,固冠于发,绾青丝作云髻,为每个青涩未褪的年轻女子赋予一派优雅气质。此心情完全不亚于现代女性第一次戴上钻戒的复杂心理,难以言表。
【玉簪亦为爱情的象征】
在诸多玉饰中,女子对玉簪可谓情有独钟。玉簪也叫玉钗,玉搔头,古代女子的常用头饰,也是男女定情时的定情信物,而且很多时候是男子送给自己心爱的女子,以向她表明心意,若女子收下玉簪,则代表她接受男子的追求。古代恋人之间还有一种赠别的习俗,女子将头上的钗折断一分为二,一半赠给心爱的人,一半自己留着。等到再次相见的时候再合在一起。所以,玉簪也就成为了爱情的象征。辛弃疾词《祝英台近?晚春》中的“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就表达了这种伤别离情之意。《西京杂记》卷二:“ 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玉价倍贵焉。”相传汉武帝有一次去爱妃李夫人宫中,突感头痒,便拔下她头上的玉簪搔痒,故此得别名——玉搔头。这个消息也很快传遍后宫,宫里宫外女子一时以玉簪为尚,以致长安玉价爆涨。
【步摇,上有坠珠,步则动摇也】
说到步摇,不妨先看首古诗,看看古人眼中的步摇是什么样子的:
珠华萦翡翠,宝叶间金琼。
剪荷不似制,为花如自生。
低枝拂绣领,微步动瑶瑛。
但令云髻插,峨眉本易成。
步摇是玉簪升级演变而来,簪尾以金银、玉石、珍珠为坠,走路时簪上装饰会随着步伐而摇动,因行步则生摇,所以被称作步摇。相比玉簪,步摇工艺精湛,造型更加优美典雅,给人一种摇曳生姿之感,宋明以来一直流传,其形制与材质都是等级与身份的象征。佳人碎步款款,弱柳扶风,头上云髻高耸,步摇下坠串珠,光华灿灿,行则花枝低垂,瑶瑛微动,顾盼之间楚楚动人。这首《咏步摇花》写的就是古代女子佩戴珠宝首饰时莲步轻移,摇曳生姿的景象。可以想象,步摇作为一种华美繁复的首饰,一步一摇,流光溢彩,衬得女子姣好的容貌更加动人。
【古人将玉簪比作女子的眼泪】
青莲居士(李白)有诗云“狂风吹却妾心断,玉箸并堕菱花前”。玉箸,泪也。为什么他会将女子的眼泪比作玉簪呢古时候,无论宫闱嫔妃,还是闺阁小姐,都会有一支属于自己的发簪。一枚发簪,标志着一个女子的成长节点,她不再是父母羽翼下的孩童,即将嫁作人妇,去经历人情历练。临行前新娘与父母家族依依不舍,声泪俱下,肝肠寸断。纤细笔直的玉簪,挽起的不仅是女子的童真,更是嫁做人妇的勇敢。
轻盈的玉簪,看似温婉素净,对玉石材料的选择和雕刻工艺的要求却是十分严格。首先在选材上要保证所选玉石肉质无明显瑕疵,无纹无裂其次在雕刻打磨的过程中,玉簪十分容易断裂,要做到每一个工序都完美,有很大的难度。在玉雕工艺并不发达的古代,纯手工做出一支玉簪是非常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