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诗情感真挚当然,虽没有藻绘与雕镂,但是清爽顺畅,朴实素净的表达中蕴含浓厚醇美的诗味,古往今来广泛传颂。
孟郊
孟郊,(751~814),唐朝诗人。字东野。汉族人,湖州市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籍贯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地区),先世居洛阳市(今属河南省)。唐代著名诗人。现有诗文500多部,以短篇小说的五言古诗较多,代表作品《游子吟》。有“诗囚”的美称,又和贾岛并称,人叫“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逝世。张籍私谥为贞曜老先生。
人物生平
早些年日常生活
唐天宝十年(751年),孟郊生在湖州市武康,爸爸孟庭玢是一名县吏,任深圳县尉,家里清苦,孟郊自小天性内向,非常少和人往来账户。少年时期归隐于河南嵩山,但是关于这段经历的起止时间和详细情况,已不可考。
自唐德宗建中年间(780年)至贞元六年(790年),即孟郊三十岁至四十岁这段期间,她在河南省亲眼看到过当年的藩镇之变,在信州上饶市为陆羽新开山舍题过诗 ,之后还在苏州市与作家韦应物唱酬。由中原地区而江南地区,行踪不定,则是去掉作诗之外,并没别的什么事业能够记叙。
中老年同榜
贞元七年(791年),孟郊四十一岁,才在故乡湖州市举乡贡进士,因此往京应进士试。
贞元八年(792年),下第。估计就是在此次应考期内,他认识了李观与韩愈。《旧唐书》本传说故事孟郊“性内向寡合,韩愈见认为忘乎所以之”;两人的个性都异乎流俗,就是他们订交的基石。孟郊虽然比韩愈年老十七,作诗笔意也足与韩作对,但是他命运多舛,官运多蹇(jiǎn),因此反而是他因获得韩愈的夸奖青睐,才诗名大振,变成韩愈这一诗派的名流。贞元九年,孟郊应进士试,再下第。
贞元十二年(796年),孟郊四十六岁,奉母命第三次来应考,才得进士登第,随后东归,宽慰妈妈。贞元十三年,寄予汴州。贞元十五年,在苏州和友人李翱相逢,嗣后又历游越中青山绿水。
贞元十六年(800年),孟郊为溧阳市尉。元和初,任河南省水陆装运从业,试协律郎,居住洛阳市。
贞元十七年(801年),孟郊五十一岁,又奉母命至洛阳市应铨选,当选溧阳市(在今江苏)县尉。贞元十八年就职,韩愈作《送孟东野序》说:“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如不释怀者。”去干县尉是和他的愿望很相悖的,因此也就无法尽职一个县尉的工作职责。溧阳市城外面很近有个地方叫投金濑(lài),还有故平陵城,林薄蒙翳(yì),底下存水,孟郊通常去游,栖于水旁,彷徨作诗,以至曹务多废。因此县太爷汇报上级领导,此外请本人来代他做了县尉的事情,与此同时将他薪俸的一半分到那个人,因而孟郊穷苦无比。
贞元二十年(804年),孟郊辞掉溧阳市尉一职。
老年生活
唐宪宗元和年间(806年),河南尹郑馀庆任盂郊为水陆运从业,试协律郎。此后,孟郊居住于洛阳市立业坊。他的人生是在这个时候才富有一点,能够可免于冻饿了。但是没多久又遭受丧子之痛。 ·
元和九年(814年),郑馀庆为兴元尹,奏孟郊为兴元军参谋长,试云南大理评事。孟郊闻命自洛阳市往,八月二十五日(公元前814年9月12日),以暴疾卒于河南省阌乡县,长年六十四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