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衍是与张仪/苏秦齐名的战国纵横家。是真正的合纵大师。
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后,公孙衍从魏国跑到秦国,混了几年后,在军界、政界声名鹊起。公元前333年,公孙衍攻略魏国河西的雕阴城,魏师败绩,秦惠王将他提拔为大良造,成为秦国的头号权臣。
张仪到秦国后,公孙衍离开秦国,跑回魏国,魏惠王任用他为将军。这位纵横家能量不小,到了魏国之后依然能够翻江倒海。为了抗衡崛起中的秦国与齐国,公孙衍主导“五国相王”,即魏、韩、赵、燕、中山五个国家联合起来,互相承认对方的王号,这也是东方合纵运动的开始。“合纵”成了东方诸侯抵抗秦国的不二法宝。
在公孙衍的努力下,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五国达成协议,组建一支多国部队,共同出兵,讨伐秦国。五国联军抵达函谷关后,秦军出兵迎战,联军谁也不卖力打仗,战争的结果并不出人意料,多国联军轻而易举地被击败了。但是,公孙衍并不是一无所获。“东方不亮西方亮”,东方五国联合伐秦失败,公孙衍仍旧导演了一出杰作,策反义渠部落。
在函谷关战役的同时,义渠突然发难,出兵进攻秦国。义渠王宣布独立,率军队袭击秦国。此时秦国的主力兵团都汇集到了函谷关,狗急跳墙的秦惠王临时拼凑了一支军队迎战义渠军,结果被打得大败而还。在未来数十年里,秦国一直未能消灭义渠,直到宣太后色诱义渠王,才消灭义渠。因此,总的来说,公孙衍的合纵战略仍然给秦国予沉重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