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间,清廷命令各省会成立官办书院,“于学宫之外,另建肄业之所,礼聘名儒掌教”。乾隆十二年(1747)盐商查为义捐出运署旁(今鼓楼南大街)废宅基地一块。经盐运使卢见曾请准,用银2400余两建成讲堂、山长室、学舍等共64间,取名“问津书院”。掌院山长有2人分官斋两课。每月课生童2次,该院重制义,其活动内容以考课为主。该院山长薪俸和生童廪膳膏奖等项费用,由运库支发,年终报部。
该院在乾隆五十七年(1792)重修。
历史问津书院:校长是李鸿章的老师问津书院的旧址现在已经改成了一座民办学校“津源中学”,这座位于新修建的鼓楼南街的小院从外边看起来非常不显眼,校内只有几排平房,院中几棵郁郁葱葱的大槐树遮盖了校园不大的空间。
天津志书记载,问津书院在城内鼓楼南,是清代天津比较有影响的书院。1997年后,这座民办的古老书院,又变成了具有民办性质的现代中学——津源中学。乾隆十六年(1751年),长芦盐商、前太平府通判查为义捐出运署旁(今鼓楼南大街)废宅基地一块。由天津进士、长芦盐运使卢见曾报请直隶总督方观承、长芦盐政高恒,并亲自捐资督建。书院正中修建讲堂三间,前为大门,后为山长书室,四周环以学舍,共64间。书院始建于乾隆十六年八月,落成于乾隆十七年二月,最终耗银2400余两。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有900多平方米。问津书院的匾额是同治年间曾任该院院长的李铁梅(嘉瑞,李鸿章的老师)书写,他还为丢失的学堂额补写“学海堂”,这些现在都已荡然无存。
据津源中学的老师介绍,现在的校舍面积比以前有所减少,原先的后院与操场在鼓楼广场的修建中被占用,现在鼓楼广场的一侧即是学校的操场所在地。原先位于现在鼓楼南街之上的学校大门,也在鼓楼施工过程中被拆除。现在,虽然校舍还保留着问津书院原先的布局,但除了墙砖是原来的以外,其他的装饰都已经融入了现代的式样。
问津书院
问津书院位于天津城内鼓楼水西园,大门坐西朝东,与民宅相衔。当时院内是正方形,有房64间,占地面积为2004.62平方米,建筑面积为901.47平方米,前有照壁,后有二门。中间为讲堂,共三间,尚书钱陈群题名曰“学海”。讲堂两侧设东学舍,西学舍,后面为山长书室。
问津书院始建于乾隆十六年辛未八月(1751),落成于乾隆十七年壬申二月(1752)。由当时盐商查为义献地,长芦盐运使卢见曾捐资建造。建院的目的是“廷师选士”,“肄业讲学”,为科举提供学习场所。到这里来学习的多系名人后代,每年经费由闲款生息项内支给。“问津书院”的匾额是李鸿章的老师李铁梅书写的,他也曾主讲该院。李鸿章在任直隶总督时,也在此办过书局,将书籍原价卖给学生,以鼓励学生学习。后来天津著名人士卢雅雨、管椒轩、伍实生、叶筠潭、杨慰农等人先后在此任教,讲授诗赋、乐府。五十七年运使稽承志重建。嘉庆六年(1801)众商人重修之。同治九年(1870)李嘉瑞任院长。光绪四年又增设经古课。
书院是以“汛海问津”勉励青年学生刻苦学习。“汛海问津”出自盐运使卢见曾之文,他在《问津书院碑记》中说:“孔子之道犹海也……学者因文见道,譬如汛海者……不能达者皆不得其津者也。”书院一直隶属长芦都转盐运使司,每年聘用教师、员工及其它费用,均由运司“闲款生息项内支销”,乾隆五十七年做过一次大修,光绪26年因遭兵乱书院被毁,只有讲堂三间未损,厨丁王恩荣把院长李嘉瑞补书的“学海堂”匾额撤而藏之,才免遭劫难。
世事沧桑,庚子年义和团运动后,“问津书院”改名为民立两等第二小学堂,民国初期大约在1911年至1915年间又改名天津民立第二小学堂,当时袁世凯手书匾额一块,悬挂在大门口上。1926年改为“私立第二小学”,1937年又易名为“问津小学”,1956年人民政府接管后改名为“南门里小学”。由于年代久远,“问津书院”的格局变化较大,值得庆幸的是原来保存下来的三间讲堂一度隔成六间教室现还有两间。后园内小操场边尚有一棵腰围2.07米的古槐,这是当年“问津书院”仅存的古迹。问津书院在天津教育发展史上有一定的意义,虽院内古迹所剩无几,但仍不失其应有的文物价值而放射着光彩。
书院对联:钓游记得童年事;
文字重修老退缘。
清代李铁梅题问津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