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双下山》是昆曲《孽海记》中一折。清初,昆曲吸收了《孽海记》中的《思凡》与《下山》两出戏,保存原有的唱词,加入丰富的舞蹈身段和表演技巧,成为著名昆曲折子戏。《思凡》写小尼姑色空,年幼时多病,被父母送入仙桃庵寄活。色空不耐拜佛念经的寂寞生涯,私自逃出尼庵。全剧一人到底,身段繁重,姿态多变。前半剧以唱腔细腻及思想转变的过程为主,后半剧则着重在身段功夫,涵盖了闺门旦及贴旦的领域,一般以贴旦应工,必须要有闺门旦的含蓄。戏曲界有“男怕夜奔,女怕思凡”的说法,言该剧的难度之大。
双下山
幕后制作创作特点《双下山》在行当里也是一部几乎要绝了的戏,能演的人也越来越少,据说必须是角才能演的好。先思凡才能后下山,可见其精彩!两部巨著戏中之戏,动人心扉,引无数戏人为之着迷!思凡下山又是太多人心中的一把锁,开了又锁上。里里外外,左顾右盼。上山还是下山,出家还是回家,是太多人的择许,面对问题似乎永远只有好与坏,对与错的二元评判答案。但这似乎也不是答案的答案。人们最终要解决的还是自身问题,既是面对问题时要如何的选择?这也是当今社会人们所面临的共同拷问。这两部戏无论是从中国的舞台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还是在当下的现实意义都是举足轻重的。这次导演赵梁选择舞蹈剧场版本的《双下山》是以“戏中戏”的叙述方式为观众呈现一部特别的舞蹈剧场作品,也是他东方灵欲三部曲的终极篇章!思凡和下山两部戏第一次历史性的合体,两部作品同时完整的出现在舞台上,视觉呈现上也会打破大家固有的认识,音乐,舞美,服装,人物造型脱胎于原著,保其魂魄精华,外在呈现孤美极致,多种维度,一心传承。舞蹈剧场版的《双下山》也正是现代舞语汇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完美碰撞。
双下山
对于戏中戏的表现方式以及男人反串,和使用中国戏曲大胆相结合现代舞的舞台表现方式,对赵梁而言已非首次,早在脱胎于几年前东方题材《红楼梦》的《警幻绝》、讲述法门寺禅茶故事的《幻茶谜经》中,都有类似旁观者的角色与剧情穿插其中。在这方面赵梁一直走在前端。这与创作者赵梁的个性与修为无不关联:“我喜欢挑战,单做《思凡》或《下山》已经很好,因为这是两部非常经典的作品,但是我想,如果把两部作品同时搬上舞台会是什么样?觉得会很好玩很刺激,很有趣味,这种趣味是在巨大的压力下会产生的化学效果。压力越大,有可能会做到想象不到的效果,不同的点。而从《警幻绝》《幻茶谜经》再到《双下山》,在舞蹈创作上一路走来,会发现舞蹈剧场中的人物角色越来越少,人物的架构越来越简单,但实际上挑战却越来越多,很期待这样的变化会在舞台上产生什么效果。”[1]创作过程《双下山》有大量留白。它看似简单,其实一个呼吸接一个呼吸,完全链接在一起,是非常有难度和精微的。昆曲唱段《思凡》与舞蹈表演同时呈现,不但保留了昆曲的婉转优雅,又蕴含了现代舞的肢体灵动,这种戏中戏的尝试颇具挑战和难度。小尼姑的角色则化为两人分饰,梅派传人董飞饰演其中的优尼空一角并现场完成昆曲演唱。整场演出的音乐,几乎都来自现场两位艺术家张笛与王宁的即兴发挥。尺八与古筝相互萦绕出空灵素净的气息,赵梁本人上阵敲打木鱼,用音乐来呈现下山、上山。歌者与舞者的界限亦被模糊,身、语、意三位舞者手持铜锣、罄、驼铃上台,既是舞者,又是乐手,舞动的同时敲击乐器营造出声场。[2]
双下山
创作亮点本次演出的亮点之一,便是赵梁邀请“裘派”创始人裘盛戎的孙辈、京剧净角演员、跨界艺术实践者、裘继戎担当主角,饰演“本无”。“《双下山》无论对于我还是裘裘,都是一个最好的时机。我们在艺术上有很多共通之处,正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赵梁如是说。
赵梁作品中的裘裘(裘继戎)将抛开许多“标签”,还原最本真的状态、纯天然,没有一丝造作。他饰演的小和尚将《下山》中上山还是下山、出家还是回家的状态演绎得淋漓尽致,而刚好这也是裘裘在作为名角之后、参加《中国好舞蹈》后面对外界纷扰,这一当口特别需要找回的“纯真内心”。[1]
创作团队职位名姓名导演赵梁编剧赵梁舞美设计任思远灯光设计陈剑明服装设计德晶演员表角色名演员名配音备注本无裘继戎空董飞色李楠身郑杰语李宇
演出信息演出时间演出城市演出场馆2015年10月20、21日上海兰心大剧院2016年7月10日德国德国奥芬巴赫卡皮特尔剧院2021年12月上海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