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首发于香港。1916年,为了统一宣传,集中力量,蒋光鼐和李章达、张廷辅、袁熙圻把《平民日报》移交给反袁机构。
主要创刊者平民日报
蒋光鼐早年参加同盟会,跟随孙中山先生参加反清革命,后又在“一二八”抗日战争中任总指挥,并组织福建人民政府联共反蒋,在解放后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工作,在1967年病逝于北京。
创刊者蒋光鼐、李章达
李章达(1890-1953),字南溟,广东东莞人,我国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他早年加入同盟会,当过孙中山的警卫团团长。他不但保卫孙中山的安全,而且是孙中山三大政策及政治主张的坚决维护者和坚定追随者。1948年1月,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李章达
在香港成立,他被选为中央常委兼秘书长。1953年他病逝于广州。陶铸称赞他是一个“优秀的党外布尔什维克”。
张廷辅(1883--1912),字清澄,邯郸县裴家堡村人。1902年以后,入保定武备学堂。1903年又投考姚村陆军小学。廷辅系独子,按当时规定不允许从军及投考军事学堂,因兴趣所系,执意投考,终被录取。在军校期间,感于清廷腐败,国事日非,尤受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影响,遂多方联系革命党人,并加入了河北同盟会。毕业后,于1908年底,分配到湖北省鄂军为见习士官。期满,任排长,从此踏上了军人生活的道路。
袁煦圻(1897--?),广东东莞人。曾任广东省会警察局督察长,第八路讨逆军总指挥部交通处处长,第一集团军军官训练所主任,第七战区干训团训导处处长,广东省训练团副教育长等职。1946年7月31日授少将衔,同年退役。
平民日报
创办历程1913年蒋光鼐与李章达一同参加了江西总督李烈钧的讨袁战役。在“二次革命”失败后,为避过袁世凯的通缉和追捕,蒋光鼐化装成老百姓,于年底乘上一艘日本货船抵达东京。直到1915年春,国内辑捕风潮稍有缓和,蒋光鼐才从日本回国。他先到东莞县城找到了张廷辅,又邀李章达,三人同去香港,欲跟随孙中山先生,继续走反对袁世凯独裁专政的道路。
但当时革命经费困难,孙中山正派朱执信、胡汉民、邓铿等人到南洋各地筹款。所以到香港后,虽然蒋光鼐他们和邹鲁取得了联系,但也只能自谋出路。那时香港的九龙塘还是一片荒山。他们在山边的花圩,向一个客家籍农妇租了半间木屋,三人靠种植并贩卖时花以维持生计,生活十分拮据。平时他们都穿破旧的唐装衫裤,只有一件长衫,作为他们三个人外出办事时的公用服装。
蒋光鼐对于卖花的生活并不满足,于是给当年一起投考广东陆军小学的同学袁煦圻写了一封信,说明他们三人想办一份宣传革命、声讨袁世凯的报纸,以唤起海内外同胞对革命党人的支持,请他筹款相助。袁煦圻接信后,立即从家里筹借了一笔钱,亲自送到九龙他们的住处。
于1915年,蒋、张、李、袁四人开设了“平民印务馆”。他们自己写文章、自己编印、自己发行、出版了一份《平民日报》,宣传讨伐袁世凯和驱逐袁在广东的爪牙龙济光。报纸深受平民的欢迎[1]
山东省平民日报《平民日报》创刊于1922年4月10日,社长王贡忱、王伯洲,总编辑尹仲才、吴权璞。该报是山东省议会部分议员组织的正谊俱乐部的机关报,对开八版(曾因纸缺改对开四版、对开两版)。北洋军阀时期,因“五三”惨案发生后揭露日军兽行,被迫停刊一周。该报社址先在济南商埠经二路纬一路中间路东332号,后移至林祥南街112号。除大量广告外,该报辟有“本省要闻”、“时事要闻”、“时评”、“战地简讯”等栏目。另外,该报还辟有“法律丛刊”和“游艺周刊”、“白火”、“如意”等文艺栏目。1937年12月济南沦陷时,该报停刊。1947年,孙进先买下了该报报名,登记复刊。自称“本报纯为民营,所有资本全系商股,决不受政治投资,更不纳外人金钱,以养成独立的舆论,而为民众之真正喉舌……”。实际上该报接受各机关补助,是中统报纸。复刊后的《平民日报》对开四版,社址在济南经四路纬二路227号,除在本市大布政司街设有办事处外,还在西关、商埠、历城、临淄、周村、潍县等地设有分销处。该报除报道国内国际新闻外,还辟有“社论”、“社评”、“选论”、“星期专论”、“行情检查表”、“野人语”和“读者投书”等栏目。1948年4月7日创《平民晚报》,对开二版,为《平民日报》晚刊。1948年7月4日停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