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茹孜节”起源于中亚地区,距今至少已有三千年的历史。以往过着游牧和半游牧生活的人们在冰雪消融、草木返青、牲畜产仔的时节,都会以这一传统佳节欢庆新生活的开始。在这一天,过节的人们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预祝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幸福,人丁兴旺,五谷丰登。[1]
“诺鲁孜节”节日仪式在节日的黎明后开始。节日当天,各家的家长首先起床,在房屋正中燃烧起一堆松柏树枝,将冒烟的树枝在每人头上转一圈,预祝他们平安快乐。然后,家长把冒烟的松枝带到牲畜圈门口,让畜群在烟上通过,祈求牲畜膘肥体壮,迅速繁殖。[1]
根据传统,诺茹孜节当天最重要的就是要煮“诺茹孜饭”,人们将九种谷物、九种蔬菜和各种佐料,放进架在露天里的大锅煮成稠粥。“诺茹孜饭”,既有忆苦思甜之意,又有祈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意。诺茹孜节过后,繁忙的春耕生产就开始了。[1]
节日活动节日当天,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节日服装,举行各种民间传统娱乐活动。各家家长或阿依勒(村庄)的长老拿起一根冒着浓烟的柏枝在人们头上绕三圈,并点燃事先在一块空地上堆起的柏枝。男人们依次从火上跳过,老人、孩子及妇女们只要从老人手中冒烟的柏枝下低头走过即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要手持冒烟的柏枝在人们和牲畜头上绕挥祝福,唱“诺茹孜歌”:“阿拉斯,布拉斯,各种鬼怪灾祸走开。我们与旧年告别,新的一年又要来临。愿我们日日顺利,愿我们全年平安。愿我们月月安宁,人丁兴旺”。
举行完上述祈福活动之后,宰杀十只山羊祭天。家家户户都要做一种被称为“阔确”的、类似于八宝粥的饭。这种饭只有在诺茹孜节时做。其制作方法是:将宰杀祭天的山羊肉分成小块放入锅里,等锅开,撇去血沫,放入精选的大米、小麦、大麦、糜子、小米、玉米、豆等七种谷物,再加盐、葱、蒜、葡萄干、杏干等煮成稠粥即可。无论哪一家,都要尽力把“阔确”饭做得丰盛些,以示年年富足有余,人寿年丰,四畜兴旺。人们吃年饭缺饭之后,便成群结队地相互拜年,然后聚集在草滩平地上举行赛马、马背角力、跑马拾物、马上射箭、摔跤、荡秋千、“攻皇宫”等传统民间游戏。到了晚上,男女老少还分别举行跳舞唱歌和民间史诗演唱、部落系谱讲述等活动。
传承保护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申报的“诺茹孜节”入选,列入民俗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文化馆获得“诺茹孜节”保护单位资格。
历史渊源在新疆,凡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都过诺茹孜节。“诺茹孜”为古伊朗语,意为“春雨日”,春天到来的意思,故而诺茹孜节也叫迎春节。
“诺茹孜”一词源于古波斯语,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它逐渐取代了古柯尔克孜族语¨巴什哀”一词,成了新年的代名词。在古波斯语中,“诺”是¨新”之意,“茹孜”则表示年、季。“诺茹孜”一词来源于古代波斯语。诺茹孜节的程序和内容保持着它鲜明的民族特性,以其古老的形式流传至今。“诺茹孜节”是柯尔克孜族自古以来延续至今的一个传统重大节日,即新年节。这个节日通常在双鱼星从天空消失,白羊星出现的那一天进行庆祝,并持续半个月时间。按照柯尔克孜族历法,元月在古柯尔克孜语中称为“巴什哀”。这一天正好是元月初一,相当于农历的春分,公历3月22日。
柯尔克孜族认为,天神是万物之主,太阳和月亮是人类的主父和主母,星神则是掌握人类命运祸福的主神。其中白羊星是造福人类的主神之一,而双鱼星则是人畜的病源。所以,柯尔克孜人正好在双鱼星降落,白羊星升起时举行诺茹孜节,并把这天确定为自己的新年节。
诺茹孜节相当于春节,它是哈萨克族自古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有史料记载:公元177年的《西域闻见录》曰:回子老少男女,鲜衣修饰,帽上各簪绒花一枝,于域外极高处,妇女登眺,男子驰马矫射,古乐歌舞饮酒酣跳,尽日而散,谓之”努鲁斯”。
社会影响重要活动
2014年3月24日,为了欢庆“诺茹孜节”,新疆若羌县举办了“楼兰之春”诺茹孜节文艺演出,表演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若羌赛乃姆》、欢乐诺茹孜、古丽娅拉等独具若羌地方特色的歌舞作品。
2017年02月21日晚,由地委宣传部、塔城市委、地区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共同主办,地区歌舞团承办的“塔城地区2017年诺茹孜节文艺晚会”在宁城宾馆上演。市领导朱守民、宋崇宝等与劳动模范、民族团结模范以及全市6余名各族各族群众一同观看了文艺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