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金竹小学(初级小学)成立,1959年改办为完全小学。
井冈山大学附属中学
1969年附设初中班,改称金竹学校,学生362人。1978年撤销小学,办完全中学,同年8月23日改名为吉安市河东公社金竹中学(简称金竹中学),隶属河东公社管辖,有8个班级。
1983年更名为吉安市河东中学,由吉安市教育局接管。其间盖了一栋二层共10间教室的钢筋混凝结构的教学楼,规模扩大到有1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63人。
1984年下半年,为了培养农村初级技术人才和一代新型农民,吉安市政府决定在河东中学的基础上增设农业技术高中部。学校分为吉安市河东中学和吉安市河东农业中学,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
1989年3月9日市河东中学改称吉安市第十一中学(简称吉安十一中),市河东农业中学也改称吉安市第十一农业中学。吉安市河东农业中学办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农业技术。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文化课;并先后开设了蔬菜、畜牧兽医、家禽良种、水产、农学、果树栽培等专业课程。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两年。
1992年学校规模扩大到教学班26个,学生1033人。并在天玉中学开设了农业实习基地。为适应学校发展,学校先后建造了一栋三层共15间的教学楼和一栋三层综合楼。
井冈山大学附属中学校徽
1998年,吉安市第十一中学改为普通完全中学,吉安河东市农业中学随之停办。2001年5月,吉安撤地设市,吉安十一中随之被列入青原区重点完全中学,并被市政府批准为吉安市重点中学。 ? 7月正式挂牌成为井冈山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简称井师附中,为市级重点中学。
2002年成为“江西省重点建设中学”和“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
2004年3月,江西省教育厅批准井冈山师院附中列入首批“江西省优质高中建设工程”项目学校。5月,开始施行“江西省优质高中”建设。
2008年9月,学校更名为井冈山大学附属中学,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梓坤为校牌题字。
办学条件办学规模截止至2013年,学校共有学生3355人(高中2940人,初中415人),教职工248人。学校占地面积66629平方米。
硬件设施校舍建筑面积超过35000平方米,绿化面积26000平方米,运动场约21000余平方米。据2011年资料,校内有标准田径运动场1个,绿茵草地足球运动场1个,可提供运动场所21000平方米,篮球场4个。校内建有休闲广场,各教学楼之间建有区间花园,供学生课余休息活动。学校共投入3000万元,建成了现代化教学楼、实验楼、综合楼、学生公寓和学生食堂。综合楼内除校行政办公室外,有电化教学3间,微机房4间,微机220台,音乐、舞蹈练功房3间,多功能厅2间,美术教学专用教室6间,图书藏书6间,阅览室3间,藏书117409册。
师资力量截止至2013年,学校共有高级职称教师73人,占29%。教职工250多人,其中硕士学历10人,本科学历206人;高级职称67人,中级职称85人,全国优秀体育教师1人,江西省特级教师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4人。
办学成果学生成绩2001年高考,上线率近70%。
2005年高考首批上二本录取线考生82人,录取二本以上高等学校102人。
2006年共录取到二本以上高等学校108人。
2012年高考,文化专业上线人数216人,除继续向八大美院输送特长生外,学校首次有蔡世栋、周翰成两名同学获得了中国美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2013年高考二本上线人数221人,其中,一本上线人数及质量均有提升,何玥、王易初两名同学被录取到中国美术学院。
学校荣誉获得时间
荣誉内容
授予方
2002年全省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体育局2002年12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装备先进学校称号江西省教育厅2005年1月全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共青团江西省委2005年12月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江西省关工委和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2008年江西省中小学校园集体舞比赛初中组三等奖-(学校荣誉表格内容来自)
文化传统社团活动
校团委、学生会利用广播站、学生记者团、演讲、征文等形式开展了青年志愿者活动、文明礼貌日活动、“雏鹰”假日行动等活动。
为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学校开展以“第二课堂”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设有羽毛球、英语角、瑜伽、象棋、武术、健美操、拉丁舞等项目组。
特别活动
这类活动有:留守学生爱心关怀活动、“自我关爱”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井大附中紧急疏散演练、最美学生评比等。
校园刊物
除校报《井大附中报》外,校内还有《青竹》(学生版的校报)每月出版。2013年,又创办了年刊杂志《附中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