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叫美丽囊兰,是兜兰中栽培最普遍、也是最容易莳养的一种花卉。
景观用途除园林布置以外,开始用于盆栽观赏。
生长环境美丽兜兰
兜兰性喜温暖湿润环境,忌烈日直射,不甚耐寒。生长适温3~9月为16~18℃,9月至翌年3月为12~16℃。冬季温度,绿叶型兜兰越冬的夜间低温在5℃以上,斑叶型兜兰夜间温度不低于10℃。但少数耐寒品种如硬叶兜兰,冬季夜间温度不低于5℃,短时间能耐0℃,也不会受冻害。但冬季温度经常在1~2℃时,叶片就会枯萎脱落。若温度在20℃,很难形成花芽,还易出现腐烂病。生长的基质以肥沃、排水透气的腐叶土最为理想,泥炭、苔藓或蕨根也可使用,忌用排水不良的黏重土壤。病虫害防治梅雨季由于空气湿度大,通风差的情况下,兜兰易发生叶斑病、软腐病危害,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冬季在室内或大棚栽培时,要注意空气流通。如通风条件差,介壳虫危害兜兰叶片,影响观赏效果,发现后应及时洗刷,并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杀。
种植栽培美丽兜兰
春季出房就放入通风良好的萌棚下,保持40%-50%的透光率,并要避免西晒,也不要太阴,否则叶长得好,而花开得少或不开花。平时要保持土壤湿润,每次待盆土七成干时再浇,夏天天热时,要经常向植株及周围喷水,提高环境空气湿度;气候干燥时,一天要喷2次,否则易导致叶片皱缩变黄。梅雨季节,荫棚要有挡雨措施,以防盆中积水和长时间不干水而烂根。生长期半月施一次腐熟饼肥水或0.1%一o.3%的复合肥。施肥后要用清水喷淋叶面,如叶片长时间发黄,施肥也不见起色,可能是根部有问题,要翻盆进行检查。10月时,要移入冷室向阳处,节制浇水,不使土壤太湿,11月至早春不必遮荫,需给予充足的光照。保持室内10℃左右的温度为宜、若较长时问处于在0℃环境中,会使叶片枯萎脱落,甚至死亡。温度超过20℃,又会影响花芽发育,还易导致花芽和植株腐烂,所以要小心管理。
繁殖方法美丽兜兰常用播种和分株繁殖。
播种繁殖:兜兰因种子十分细小,且胚发育不完全,常规方法播种发芽比较困难。只能于试管中用培养基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胚的培养,发芽后在试管中经2~3次分苗、移植,当幼苗长至3厘米高时,可移出试管,栽植在盆中。从播种至开花需4~5年。兜兰培养基为花宝1号3克、蔗糖35克、蛋白胨2克、琼脂15克和蒸馏水1000毫升等组成。
分株繁殖:有5~6个以上叶丛的兜兰都可以分株,盆栽每2~3年可分株1次。分株在花后暂短的休眠期进行。长江流域地区以4~5月最好,可结合换盆进行。将母株从盆内倒出,注意不要损伤嫩根和新芽,把兰苗轻轻分开,选用2~3株苗上盆,盆土用肥沃的腐叶土,酸碱度在pH6~6.5,盆栽后放阴湿的场所,以利根部恢复。
市场分析兜兰在国外栽培较普通,特别在欧美和日本倍受欢迎。主要以杂交改良种为多,常以盆花供应市场。国内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通过花卉资源的普查,在西南地区发现了许多观赏价值很高的原生种。目前,国内市场主要以原生种为主,并有少量出口,杂交改良种也有少量引进。由于美丽兜兰植株小巧玲珑、花期又长,深受爱好者的重视,市场有一定的需求量,是值得开发生产的兰花种类之一。
品种介绍美丽兜兰
常见的同属观赏原生种有白花兜兰(P.emersonii),叶面绿色、背面紫色,花白色带紫红色斑点,花期6~8月。黄花兜兰(P.concolor),花浅黄色,外侧面布满紫褐色斑点,唇瓣呈卵状的兜。香港兜兰(P.purpuratum),叶淡绿色具深绿色斑纹,等片白色带紫色条纹,花瓣深紫红色带褐紫色斑纹,花期9月至翌年1月。卷萼兜兰(P.appletonianum),叶绿色具暗紫色斑块,花紫褐色。杏黄兜兰(P.armeniacum),兜杏黄色,花径6~10厘米。飘带兜兰(P.parishii),花长12厘米,下垂而卷曲的瓣呈线形,黄绿色,具紫褐色斑纹。硬叶兜兰(P.micranthum),花粉红色,兜长5厘米、宽4厘米,花径7~8厘米。长瓣兜兰(P.dianthum),花黄绿色,花瓣极长,悬垂、扭曲、带形。带叶兜兰(P.hirsutissinum),花绿色、有小紫点,唇瓣兜状。常见的杂交改良种有普莱阿(Planar),花红色。苏韦达(Suwada),花红色。萨克拉梅特(Sacrament),花大,黄绿色,唇瓣袋状。德尔罗齐(Delrosi),花粉红色。阿尔比恩(Albion),花白色,具红和绿色花心。桑德艾(Sanderae),花黄色,具深黄色条纹。奥迪佩(Oedipe),花铜褐色,具深紫色条纹。卡马林(Camarin),花黄白色,具紫褐色斑纹。奥利维亚(Olivia),花淡粉红色,具紫色条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