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池:又名西池、教池,位于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城西顺天门外。五代周世宗欲伐南唐,于显德四年(957)始建金明池,供水军演习水战而凿。北宋太平兴国(976—983)年间继续开挖放水,形成湖池。宋太宗曾幸其池阅习水战,宋徽宗于池内广建殿宇,为皇帝春游和观看水戏的地方。故调名本于此。调名本意即咏汴京金明池苑。
体裁特征正体:双调一百二十字,前段十句四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以秦观《金明池·春游》为代表。此调始于秦观,有李弥逊词可校。按李词前段第一、二句“帐锦笼庭,囊香飘榭”,“帐”字仄声,“飘”字平声。第四、五句“觅残红、蜂须趁日,占新绿莺喉诧暖”,“觅”字仄声,“红”字平声,“占”字仄声。第七句“春去也、把酒南山谁伴”,“春”字平声,“把”字仄声。第八、九句“更帘暮垂垂,恼人飞絮”,“帘”字平声,“恼”字仄声。后段第四、五句“临黄菊、曾吹纱帽,讶彩楼、催颁纨扇”,“纱”字平声,“讶”字仄声。第六句“算功名、于我如云”,“于”字平声。第八句“满簪霜换”,“满”字仄声。第十句“鹡鸰原上”,“鹡”字仄声,“原”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馀参僧挥词。
变体:双调一百二十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以僧挥《金明池·天阔云高》为代表。此与秦词同,惟前段第七句作五字一句、四字一句异。[2]
体裁格式正体
格律对照例词:《金明池·春游》[1]
中仄平平,平平中仄,仄仄平平中
仄
。中中中、平平仄仄,中平仄中中中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中仄仄、中仄平平平仄
。仄中仄平平,中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琼苑金池,青门紫陌,似雪杨花满
路
。云日淡、天低昼永,过三点两点细雨
。好花枝、半出墙头,似怅望、芳草王孙何处
。更水绕人家,桥当门巷,燕燕莺莺飞舞
。仄仄平平平中
仄
。仄仄仄平平,中平平仄
。平平仄、平平中仄,中中仄、中平平仄
。中平中、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平平仄
。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仄中平平仄
。怎得东君长为
主
。把绿鬓朱颜,一时留住
。佳人唱、金衣莫惜,才子倒、玉山休放
。况春来、倍觉伤心,念故国情多,新年愁苦
。纵宝马嘶风,红尘拂面,也只寻芳归去
。变体
格律对照例词:《金明池·天阔云高》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仄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天阔云高,溪横水远,晚日寒生轻
晕
。闲阶静、杨花渐少,朱门排、莺声犹嫩
。悔匆匆、过却清明,旋占得余芳,已成幽恨
。却几日沈阴,连宵慵困
。起见韶华都尽
。仄仄平平平仄
仄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仄
。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为韵脚。)
代表作品宋·秦关《金明池·春游》[1]
宋·僧挥《金明池·天阔云高》
宋·赵崇嶓《金明池·桂海云蒸》[3]
明末清初·柳如是《金明池·咏寒柳》[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