漈头村

时间:2023-06-09 02:47:32编辑:奇事君
安徽歙县棠樾石牌坊群

七座牌坊逶迤成群,古朴典雅,按照“忠、孝、节、义”来排列。其中,两座是明代建的,五座是清代建的。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曾大大褒奖牌坊的主人鲍氏家族,称其为“慈孝天下无双里,衮绣江南第一乡”。

每一座牌坊都有一个情感交织的动人故事。其中“义字石坊”上面题的是“圣旨”、“乐善好施”,旌表的是盐运使司棠樾人鲍漱芒。据说,早在清朝前期,朝廷就在棠樾村先后赐建了忠、孝、节三座牌坊,村里的名流巨富们嫌不足,想凑足忠孝节义四字,好光宗耀祖,流芳百世。于是就将这一想法透露给乾隆皇帝。乾隆答应了这一要求,但要棠樾鲍家盐商为朝廷修筑八百里河堤,发放三个省军饷。鲍家世代宫商,身为两淮盐运使司的鲍漱芳当即答应。

还有一座明朝建树的牌坊,上面镌刻的是“御制”“慈孝里”。据《歙县志》载:元代歙县守军李世达部叛乱后抢劫百姓,凡稍富裕的人家,都在所不免。棠樾人鲍寿孙和他的父亲都被乱军捉获,乱军决定:父子二人要杀一个。在这种紧急情况下,鲍寿孙父子互相争死,一个说“杀我,让父亲活”;一个说“杀我,让儿子活”。正在争执不下的时候,林间忽起大风,声音犹如追兵,乱军仓惶逃窜,鲍寿孙父子免死于乱刀之下。后来鲍寿孙做了官,朝廷为了表彰寿孙父子的父慈子孝,特给棠樾御制了“慈孝里”石坊。

棠樾不仅拥有群立的牌坊,而且村首还有男女二祠,建筑规模宏大,砖木石雕特别精致;还有和牌坊相对的聪步亭,其匾额出自清代大书法家邓石如的手笔。那时的邓石如正在落泊之中,他浏览了黄山之后,来到了这里,棠樾鲍家有的是钱财,自然很高兴地把他留了下来。邓石如在棠樾鲍家留下的手迹很多,鲍氏男祠就有他亲书《鲍氏五伦述》,全系五、六寸见方的隶字,实为珍宝。

四川隆昌县石牌坊群

隆昌县石牌坊群图集

隆昌石牌坊群在四川省东南部、素有“四川东大门”之称的隆昌县,现存石牌坊17座,主要分布在县城金鹅镇南北二关(成渝古驿道古关隘)的古驿道上。

牌坊大部分为清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年间所建,牌坊与牌坊之间距离很近,仅10米左右,远远望去,鳞次栉比,俨然成群。

隆昌石牌坊群现存17座,其中13座主要集中分布在隆昌县城南、北两关的巴蜀古驿道上,南关7座、北关6座。其余4座分别座落于县境内的响石镇(2座)、石燕桥(1座)和渔箭镇(1座)。计有德政坊(5座),节孝坊(4座),功德坊(2座),贞洁坊、孝子坊、百寿坊、山门坊、镇山坊、嵌瓷观赏坊各1座,有八大牌坊种类。建坊形式也多种多样,有“官建”、“官准民建”、“士民公建”、“民建公助”、“民建”等。其中,贞节坊、节孝坊、孝子坊宣扬封建节孝观念,多为皇帝下圣旨彰表建坊,故为“官建”;功德坊主要是宣扬官绅大户救难济贫的举动,也是皇帝下旨彰表建坊,为“官准民建”;德政坊是当地百姓为纪念清廉德高有为的地方官而建,山门坊属壮威并纪念开门而建,百岁坊属借纪念百岁老人恭颂地方德政,均为“士民公建”、“民建公助”或“民建”。古牌坊成坊形式多样,有一人一坊,有多人一坊,还有男女混 坊,其中节孝总坊旌表的节妇孝女多达300多人。

隆昌石牌坊群既集中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工艺的精髓,是集哲学、历史、数学、文化、力学、建筑学、文化艺术精粹为一体的明清建筑精品的代表作,具有很高、很珍贵的历史、艺术、文物科学价值。

隆昌古牌坊群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建屏南县漈头村石牌坊群

屏南县石牌坊群图集

矗立在福建省屏南县村北通往旧县城双溪镇屏南漈头村的古道两旁,离屏宁二级公路仅100米左右,人们称之为“石坊岔”。漈头石牌坊群于2006年6月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过去,该村崇尚儒学,敬重礼教,风气所趋,妇女也矜持节孝。夫早殁,青年守节。所谓具冰雪之心,立柏舟之操,永矢盟波之誓,允同铁石之坚,实为封建礼教束搏妇女的锁链。这里共建石坊十座,坊高六米多,分三层,均用上等花岗岩构成,工程浩大,分四柱与两柱落地两种。设计大方,花草鸟兽,雕刻精细。每座石坊必经朝廷旌表皇帝下了圣旨方可兴建,在这几百户人口的村庄,能建起这样规模的牌坊群,这是全国少有,全省仅有的,同时也体现了过去劳动人民和能工巧匠们的勤劳智慧、技艺精湛。可惜文革中被毁坏,现只留下石牌坊残架,该村为保护历史文物,正在筹措修复。

上一篇:泰昌集团

下一篇:环形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