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年,学校的前身——昼锦堂,作为全国四大名园之一,书香缭绕,吸引了欧阳修、司马光等大批文人墨客慕名而来;1702年,昼锦堂更名为昼锦书院,从此,朗朗的读书声中走出了许多举人进士;1900年,又更名为昼锦学堂,成为河南省最早的中学教育机构所在地。大革命时期,莘莘学子澎湃着教育救国的激情,学校师生表现出了强烈的革命愿望。1926年徐向前、王若飞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学校进行革命活动,二十余人投笔
美丽五中
从戎,考入黄埔军校。1931年,学校就以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荣获河南省“文武双状元”的美称。后来学校几易其名,于1958年更名为安阳市第五中学。一百多年的风雨历程,学校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真可谓“桃李满天下,学子遍天涯”。改革开放以来,安阳市第五中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1998年在安阳市率先进行体制改革,实行公办民助。2001年学校整体搬迁至开发区,新五中占地180亩(含分校占地40亩),在职教师223人,平均年龄34岁,专任教师已全部取得本科学历,其中特级教师5人,中、高级教师146人,市级名师6人、市管专家2人,66名教师已荣获国家、省、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称号;现有50个教学班,3100余名学生。
办学条件学校现占地138亩,环境优雅,设施先进。现有60个教学班,3300名学生,220名教职工,学校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人才济济,名师荟萃,国家和省市级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占全校教师总人数的62%。学校以深厚的文化底蕴、蓬勃向上的现代气息,成为学生成才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土。
办学成果安阳市第五中学
具有百年校史的安阳市第五中学以“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一生奠基”为办学思想,以创建“高质量、有特色,全市一流、全省领先的科研型、示范性学校”为办学目标,积极探索走自主教育、创新教育,诚信教育之路,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今她已荣获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先进集体、河南省“安全文明校园”、河南省“现代技术实验学校”、河南省“骨干教师培训基地”、河南省“教育科研基地”、河南省“中小学管理先进校”、河南省“陶行知教育思想先进集体”、河南省“绿色学校”、河南省“修志先进单位”、河南省“教育科研基地”、河南省“实验示范学校”、河南省“电化教学先进集体”等国家、省级奖项20余个,市级奖项80余个,教师获各级各类奖项1500人次,学生在国家、省、市级各类比赛、学科竞赛中获奖2700人次,特别是在全国初中生物理应用竞赛成绩中名列全省前茅。文化传统教学理念今日的安阳市五中,正通过倡导: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一生奠基。以培养学生如何做人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为主线,让学生学会自主、自律、合作、探究,努力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为负责任、有教养、聪明、勤奋的初中学生而努力奋斗!
校训爱,思,勤,巧。自强不息,长善救失。
刊物精神传承
秉承“自强不息、长善救失”的校训,承载着昼锦堂厚重的文化积淀,《走近五中》在校领导和全体师生的关怀与支持下,经过编辑老师的积极筹备,于2013年3月4日出版。
第一期《走近五中》以“培养、充实、激励”为宗旨,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创设了长善救失专栏、自强不息专栏、卓越之路专栏三个版块。在这些板块里,有班级的风采,有名师的介绍,有学习方法的指导,有国学知识的讲解,有学生的习作,有校友的回忆。
该校于一九九七年创刊的《昼锦学报》,曾伴随无数五中学子健康成长,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深受他们的喜爱。如今,《走近五中》薪火相传,凝聚了全体五中人的期望与热情。她的创刊,得益于全校师生集体智慧的结晶,积聚了采编人员辛勤工作的汗水,彰显了学校发展天时地利的人和之气。她的诞生,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激励了孩子们创作的兴趣,更成为了孩子们展示自我的平台。《走近五中》记录师生的心路历程,承载师生的梦想和激情,见证师生的辛勤和执着,成为五中学子健康成长路上的一束不息火把,成为五中校友回忆母校时一片菁菁园地,成为全体五中人的精神乐园。
地理位置安阳市第五中学坐落在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具有三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安阳市——高新技术开发区黄河大道西段,北依洹水,南为广袤平原,西沿京广铁路、107国道,东临京珠高速公路。位于河南省安阳市高新技术开发区黄河大道西段。
获得荣誉2020年11月20日,学校入选“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名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