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柏李氏

时间:2023-06-08 16:19:46编辑:奇事君
三柏李氏那津宗族溯源纪略

那津宗祠

水有源,树有根,溯本寻根乃中华民族之性,三柏李姓出自黄帝,始祖皋陶为黄帝孙颛顼帝高阳氏之裔。颛顼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皋陶,为尧大理,皋陶生益,益生恩成,历虞、夏、商,世为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裔孙理微因维护正义得罪于纣王被杀,其妻契和氏与子利贞逃难至伊侯之墟,饥渴难忍,又无食粮,食木子以存性命,利贞生昌祖,任陈国大夫,子孙逐渐壮大,为纪念祖先因木子得全,遂改理为姓李。

那津宗祠

利贞十二传至老君李耳,为周平王时柱下史,道家始祖,有《道得经》记录其道家学说,至汉代传至飞将军李广,骁勇善战。又数十世传至隋末,李渊父子大原起兵,建立大唐,唐二十帝历三百载,渊为唐高祖。渊生二十二子,最次元婴,受封滕王,为滕王房一世。任洪州都督时在南昌建有名胜滕王阁。传至十四世山甫公,为北宋天圣乙丑科榜眼。十五世师骞公,中宋解元,由南昌迁福建漳州龙汉。十六世暹公,擢进士,任浙江布政司,生二子,长忠次恕,恕生雍穆,穆公字贵和号文庄,妣丁陈黄姚氏,中宋嘉定进士,任广东龙川石龙(化州)知县,任满归闽,途遇大风、海寇阻航,三飘而返,遂卜居吴川吴阳中街,为吴川三柏李氏始祖。生三子,长凌云字辉汉,号极浦谥仁教,宋淳祐丙午科解元,恬淡不仕,隐居教授,崇祀乡贤。凌云生豪。四世祖杜庐,元岁贡,任广西梧州通判,致政后由中街徙步居潭傍。因其植三株柏树,长势繁茂,遂把村名改为三柏。

五世祖松公,九世祖山谷,居三柏南路村,号山谷房,妣谭氏,生六子,长子珏为十世祖,号双壁,明正统戊午科举人,任广西平乐训道,十一世祖芳公,明成化辛卯科举人,任南京兵马司指挥。十二世祖德辉乐濬,为明举人,钦点翰林及第。十三世祖居易,于明神宗万历一年(公元1573年)由三柏南路迁樟阳,十四世祖梓奇十五世祖凤川、麟川、龙川。十六世祖祖东朝、建朝、近朝、述朝,兄弟四人,奉父命,于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移居那津。民国初年,村建祠堂(公元1937年),祭祀宗先。后麟川派居民乐、述朝迁水港、敏夫迁博白。再后有迁钦州、儋州、海头、硇洲、三端等地。近年,为经商或因工作,又续有迁广州、湛江、梅菉等地各居其所,繁衍后裔。

重建那津李氏宗祠志

李氏宗祠建于1937年,砖木瓦结构,上下两进,下进有木楼阁,中为天井,该神祠解放前曾是革命同志的联络站,本村也因此成为革命老区。解放初期乡农协会曾在此办公,后为村民学校,那津大队成立时为大队办事处。

宗祠侧面图

时过七十余年,宗祠遭风雨袭损,鼠蚁所伤,已残破不堪,成为废墟。烈祖是发始之天,宗朝为报本之地,族无祠则子孙不知祖宗之本源,神祖也无所依存。故立祠朝宗恒念祖训,是弘扬祖德和睦宗亲,保存乡粹资治后人之举措,重建宗祠刻不容缓。

为实现众子孙多年之要求与愿望,在公元2011年初,经本房各村领导和知名人士商讨,决定重建宗祠并成立重建筹委会,经宣传发动,群情激昂。李伟嘉尤奋领群英,雄风大举,各位老板鼎力支持,众弟子及知名人士踊跃捐资赞助。举村群策群力,众志成城。筹委成员公而忘私,孜孜不倦地为重建做好各项工作。公元2011年八月二十日午时重建动工,次年五月土建完工,后陆续装修,数月后竣工。

祠堂建于原址,基本按原模样而建,红砖水泥钢筋结构,宽约十二米,深约廿四米,坐北向南。公元2013年十一月廿四日卯时入火大吉。

图纸设计:李燕山、李燕祯

图纸预算:李华尤

承办人:李华保

筹委会成员:李木生、李富、李增尤、李庆、李士养、李寿、李上林、李世明

那津龙舟之乡

那津村

那津自1661年建村以来,划龙舟历史悠久,而真正进入龙舟竞技比赛始于新中国成立后生产队年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多次举行规模较大的村际龙舟竞技比赛,新世纪之初每年农历四月二十至五月初十多次邀请黄坡各村龙舟队进行友谊赛和参加各村龙舟邀请赛,成绩优异。

那津龙舟近年县、地级市比赛概况:

2001年吴川市龙舟赛冠军。

2009年湛江国际龙舟邀请赛湛江组冠军,国际组亚军。

2011年湛江国际龙舟邀请赛湛江组亚军。

2012年湛江国际龙舟邀请赛湛江组冠军,国际组冠军。

除此之外2000年曾代表番禺某村参加过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2009年代表吴川参加茂名国际龙舟邀请赛均获得较好成绩。

上一篇:欧那尼

下一篇:锦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