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斌

时间:2023-06-08 14:59:20编辑:奇事君
人物经历

雒建斌

1961年8月18日,雒建斌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户县。

1978年9月—1982年7月,就读于东北大学金属压力加工专业,毕业并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1982年7月—1985年8月,被分配到西安电缆厂工作,担任技术员、助理工程师。

1985年9月—1988年4月,就读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压力加工专业研究生,师从严崇年教授,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88年4月—1991年8月,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作,担任讲师。

1991年9月—1994年4月,就读于清华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师从摩擦学专家温诗铸,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留校工作。

1999年,获得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资助。

200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1年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9年5月28日,雒建斌院士工作室揭牌仪式暨“材料加工摩擦润滑”学术论坛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雁塔校区工科楼一楼报告厅举行。

2021年11月,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

研究方向

薄膜润滑;纳米技术在计算机磁盘系统应用研究;表面与界面纳米技术与理论

主要成就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雒建斌研制出纳米级润滑膜厚度测量仪,发现了薄膜润滑的系列新现象,建立了薄膜润滑物理模型和润滑失效准则。将纳米摩擦学研究与先进电子制造相结合,在表面平坦化方面取得了关键技术突破,实现了表面粗糙度小于1?的超光滑表面制造,并应用到计算机硬盘、单晶硅片、蓝宝石晶圆等制造中。

学术论著

根据2020年10月清华大学网站显示,雒建斌作为第一作者出版英文专著1部,参编英文论著1部,翻译英文专著1本;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收录300余篇。

学术交流

根据2020年10月清华大学网站显示,雒建斌在国际会议上做会议报告(Plenary和Keynote)30余次。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0年10月清华大学网站显示,雒建斌现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12项;获发明专利授权90余件。

获奖时间项目名称奖励名称1996年纳米级润滑膜厚度测量仪国家发明奖三等奖2001年纳米润滑的研究和实验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二)2008年超精表面抛光、改性和测试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人才培养

教育思想

雒建斌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出自己的一套方法。他在学生培养上从严要求。他时刻告诫学生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科学研究。按照他的规定,学生每年发表论文不能超过3篇,目的是保证论文的质量,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精神。雒建斌尊重自己的学生,在许多问题上都会首先征求学生的意见。在他看来,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让他们做最喜欢、最适合的工作,这才是因材施教。

雒建斌经常告诫学生们,知识分子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相连,青年科研人才要锐意进取、迎难而上,全身心投入科研事业中,潜心创新创造,为提升中国科技实力。同时,知识分子要履行“言传身教、提携后学”的责任。

教育谏言

雒建斌认为要在国际人才竞争领域取得优势,需要从以下几方面首先取得突破:首先,坚持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并重,一定要打破平均主义,建立稳定的国家人才激励机制。其次,注重青年人才培养,改进现有的研究生和博士后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再次,大幅度增加科研经费的人工费,这是保证青年人员能够从事科技工作的基础。最后,建议持续增加国家级科技研究中心或实验室的财政、法规等支持力度,建设国际一流的科研基地。

荣誉表彰时间荣誉表彰授予单位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3年国际奖(STLEInternationalAward)美国摩擦学者和润滑工程师学会(STLE)2013年中国摩擦学最高成就奖2016年第15届“良师益友”清华大学2020年8月陈嘉庚科学奖(技术科学奖)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
社会任职时间担任职务2013年《Friction》主编国际摩擦学理事会执委全球工学院长委员会(GEDC)执委国际机构学与机器科学联合会(IFToMM)摩擦学技术委员会主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主任
所获荣誉

2020年8月28日下午,雒建斌的研究项目《摩擦中微粒作用机制及超滑机理》获得2020年度陈嘉庚科学奖技术科学奖。[1]

人物评价

雒建斌潜心科研,勇于创新,热爱学生,爱国奉献。在漫漫求学为师之路上,雒建斌秉持着天道酬勤的信念,践行着求真创新的初心,坚守着春风化雨的精神,诠释着爱国敬业的情怀,在摩擦学领域孜孜前行,不断书写着自己的学术人生。(清华大学新闻网评)

雒建斌在摩擦学研究领域取得了系列重要突破,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摩擦学作出巨大贡献。(《人民日报海外版》评)

上一篇:中学教学参考

下一篇:前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