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海军

时间:2023-06-08 09:05:44编辑:奇事君
历史沿革

1981年,《四川动物》创刊[1]。

2008年,《四川动物》由季刊改为双月刊[2]。

2014年12月,《四川动物》成为原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2015年,《四川动物》开通官方公众账号[3]。

2017年10月,《四川动物》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签署《CAJ-N网络首发学术期刊合作出版协议》,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CAJ-N)正式出版该刊网络版[1]。

2018年9月,《四川动物》举办“优秀论文奖”评审活动[4]。

办刊条件栏目方向

主要栏目

《四川动物》的主要栏目有:研究报告、基础资料、野生动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教学探索、综述等[5]。

读者对象

《四川动物》的主要读者为广大从事动物学、生物学和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科研、教学、管理、医卫等科技工作者、有关院校师生和业余爱好者[5]。

人员编制

据2018年12月《四川动物》期刊官网显示,《四川动物》第十届编委会共有顾问12人,编委37人[6]。

《四川动物》杂志院士顾问组尹文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宜瑜(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崇惕(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儒泳(中国科学院院士)孟安明(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光美(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守仪(中国科学院院士)魏于全(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以训(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亚平(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尔宓(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动物》第十届编委会编委

姓名

所属单位/机构

丁平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方盛国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龚继恩中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成都办事处顾海军四川省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保护管理站
办刊成果收录情况

《四川动物》系《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2008年、2011年、2014年、2017年版)》核心期刊、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资讯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系统(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先知网、中国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思博网及英国Zoological Record(动物学记录)文摘数据库收录[5]。

2016年10月12日,《四川动物》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编入《2016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自然科学卷)》[7]。

2017年10月,《四川动物》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收录[8]。

出版发行

据2018年12月28日中国知网显示,《四川动物》出版文献共5662篇[2]。

据2018年12月28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四川动物》文献量为3860篇[9]。

影响因子

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4年第12卷显示,《四川动物》的期刊综合总被引量为925,影响因子为0.376,可被引文献量为194,可被引文献比为0.89,基金论文比为0.85,被引期刊数为374[10]。

根据《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2016》统计,《四川动物》杂志核心影响因子为0.310;在“昆虫学、动物学”学科类别的13种期刊中,核心总被引频次排名第4;在自然科学领域2008种中国核心期刊中,综合评价总分排名为752[8]。

据2018年12月28日中国知网显示,《四川动物》总被下载626033次、总被引23163次;(2018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547,(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373[2]。

据2018年12月28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被引量为15558、下载量为99347;根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四川动物》2015年影响因子为0.521,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第2736名,在生物科学(93种)中排名第59名[9]。

荣誉表彰

2014年12月18日,《四川动物》在由四川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主办的“第二届四川省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奖”评比活动中,获得“第二届四川省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11]。

文化传统

办刊宗旨

《四川动物》的宗旨是服务经济建设,繁荣学术交流,报道动物学及其分支学科和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的成果、理论、经验和动态;宣传保护野生动物,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基础性与应用性并重[1]。

上一篇:文心出版社

下一篇:二头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