匙羹藤属
匙羹藤(Gymnema)是一种大型的多年生热带木本藤蔓植物,生长在海拔100~1000米的原始森林或未开垦的丛林地带,原产地在印度的中西部,另外在中国、印尼、日本、马来西亚、斯里兰卡、越南和南非也有零星分布。此外,我国还有宽叶匙羹藤(分布于云南南部)、云南匙羹藤(分布于云南南部)、大叶匙羹藤(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广东匙羹藤(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海南匙羹藤(分布于海南)、化宁藤(分布于云南)、毛脉化宁藤(分布于云南东北部)、会东藤(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8种匙羹藤的同属近缘植物分布。
描述匙羹藤
木质藤本或藤状灌木,具乳汁。叶对生,具柄,羽状脉。聚伞花序伞形状,腋生;花序梗单生或丛生;花萼5裂片,内面基部有5-10个腺体,稀无腺体;花冠近辐状、钟状或坛状,裂片5枚,旋转,略向右覆盖或近镊合状排列;副花冠着生在花冠筒的湾缺处而成为硬带,或着生在雄蕊背面的花冠筒壁上而成为两列被毛的条带;雄蕊5,着生于花冠的基部,花丝合生成筒,花药顶端具膜片;花粉块每室1个,直立;子房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柱头近球状、钝圆锥状或棍棒状,比花药为长,稀等长。蓇葖双生,披针状圆柱形,渐尖,基部膨大;种子顶端具白色绢质种毛。匙羹藤属
约25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非洲南部和大洋洲。我国产8种,分布于西南部和南部。本属模式种为:Gymnema sylvestre(Retz .)Schult.
下级分类
双行毛组Sect. Bidaria (Endl.) Benth. et Hook. f.
匙羹藤组Sect. Gymnema
会东藤组Sect. Rhionanthus Tsiang et P. T. Li
药理作用降血糖匙羹藤对肝糖的降低效果
匙羹藤酸(Gymnemic acid)是匙羹藤降血糖的主要活性成分,其在植物中的含量为3.9%~9.6%。牛弥菜醇A是匙羹藤降血糖的另一活性成分。在实验和临床试验中研究表明,对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的降糖效果最为明显。匙羹藤独有的匙羹藤酸和其他有效成分可降低肠道吸收葡萄糖,改善糖元合成、糖酵解、葡萄糖基产生,及肝脏和肌肉的葡萄糖摄取,并逆转血红蛋白及血浆蛋白糖基化,同时通过刺激胰岛释放胰岛素进而降低血糖。大量实验研究表明,匙羹藤酸和牛弥菜醇A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白鼠、肾上腺素性糖尿病小白鼠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降低率达到41.6%。
降血脂匙羹藤降血脂的有效成分为匙羹藤酸,临床研究证明其具有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的作用。匙羹藤酸通过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促进胆固醇的逆向运转,抑制肝脏摄取蛋白质,来达到降血脂的作用。
预防肥胖症匙羹藤具有减肥的功效是由于匙羹藤酸除了可减弱对甜食的欲望外,还可以减少身体对糖的吸收。匙羹藤酸通过降低食物甜度,但也不使其完全没有甜味,从而减弱对甜食的欲望,该效果可维持1~2小时。
研究证明匙羹藤酸不仅阻止了舌头对糖的吸收而且也阻止了肠道对糖的吸收。匙羹藤酸通过抑制肠道在消化过程中对糖分子的吸收,从而有效地降低糖的吸收,改变血糖含量。有助于维持血糖水平,使得血糖水平整日保持在一个恒定状态。
抗龋齿匙羹藤酸能明显的抑制葡萄糖基转移酶的活性,阻断变形链球菌将葡萄糖转变为水不溶性葡聚糖,抑制牙菌斑形成,使致龋齿失去致龋环境,从而达到防龋齿作用。
抑制甜味古印度的阿育吠陀医经(Ayurveda Medicine)就记载咀嚼匙羹藤叶可以破坏糖的甜味,砂糖在口中就像砂砾一样,只是缓慢熔化,感觉不到甜味,因此称其为"糖的破坏者"。匙羹藤叶抑制甜味的有效成分为匙羹藤酸,匙羹藤酸是由3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可引起味觉减退,对果糖、蔗糖、甜菊苷、木糖醇等8种甜味剂的抑制率为77%,它通过阻断味觉细胞表面甜味感受器官而抑制甜味反应。其中印度产匙羹藤叶具有抑制砂糖等甜味觉作用这一事实,已得到了世界上众多的味觉研究者的公认。但还没有研究证实中国及其他地区所产匙羹藤叶有此作用。
抗氧化性通过化学发光法测定匙羹藤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表明匙羹藤能有效的清除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和过氧化氢,且适量食用不会对人体造成毒副作用,是一种很好的天然抗氧化剂。
抗菌性通过对临床常见多种细菌的标准菌株进行试验,发现匙羹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及大肠杆菌的抑菌环直径均大于7mm,显示出抑菌作用,而对绿脓杆菌抑菌环直径等于或小于7mm。说明匙羹藤对多种细菌有明显抑制效果,且抑菌谱范围较广。
其他用途亦可用于风湿痹痛,脉管炎,痔疮,乳痈,疮疖,杀虱,无名肿毒,毒蛇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