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天马山国家森林公园
四川天马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在四川盆地东北缘米仓山南端,地理坐标为东经106°41′04″—106°58′45″,北纬31°57′30″—32°02′17″,涉及巴州区寺岭镇、枣林镇部分属地。公园总面积2297公顷。地形地貌四川天马山国家森林公园属低中山区,总体呈东西走向。境内山脉来自大巴山西段与米仓山复合部位的南麓,主要有老土地、阴灵山、狮子山。最高海拔1454.5米(狮子山),最低河谷海拔370米(骡儿坡)。
气候特点四川天马山国家森林公园
四川天马山国家森林公园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特点为春秋季气候温凉,夏季雨量丰沛且雨热同季,而冬季较寒冷,气候垂直变化较明显。园内年均气温13摄氏度,7月均温20摄氏度,1月均温负2.5摄氏度,极端高温34摄氏度,极端低温负10摄氏度。年日照时数1211小时。无霜期 200 天,初霜最早10月15日,终霜最晚3月10日。年均降雨量1286毫米。降雪期一般为11月至翌年2月,积雪厚度平均为20厘米,最厚约40厘米。年均相对湿度72%,最大为86%。水文特征四川天马山国家森林公园河流属长江支流嘉陵江水系,公园地域为嘉陵江上游部分支流的源头地区。园内的主要河流是阴灵山脚下的巴河、茨竹岩河和天马山片区的桥河及其支流溪沟。公园内蕴藏的地下水主要为碎屑岩孔隙裂隙水。出露形式多为泉线,且埋藏不深,流量在0.1升/秒以上的泉眼5处。
自然资源植物资源四川天马山国家森林公园
四川天马山国家森林公园植被在四川植被分区中的位置为川东盆地及川西南山地常绿阔叶林地带。公园内有维管束植物近千种,其中乔、灌木有松科、杉科、柏科、樟科、壳斗科、金缕梅科、胡桃科、桦木科、大戟科、木犀科、杜鹃花科、银杏科、山茶科、禾本科中的竹亚科等植物共114科433种。公园内的人工林约占林地面积的68%,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柏木、杉木、柳杉等;天然次生林面积占林地面积的32%,主要树种有麻栎、栓皮栎、桦木、枫香、紫荆、青杨、盐肤木、紫穗槐、马桑、黄荆等。公园内竹类资源丰富,主要有楠竹、慈竹、斑竹、水竹、白夹竹等10多种。有国家I级保护植物5种,分别是南方红豆杉、黄蝉兰、虎头兰、春兰、建兰;国家II级保护植物7种,分别是蛇足石杉、蓖子三尖杉、鹅掌楸、润楠、红豆树、红椿、梓叶槭。动物资源四川天马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共有野生动物2纲12目21科31种。主要有赤腹松鼠、岩松鼠、兔子、猪獾、黄鼬、鼬獾、小麂、野猪、刺猬、鸬鹚、灰胸竹鸡、鹌鹑、丘鹬、山斑鸠、珠颈斑鸠、翠鸟、啄木鸟、金腰燕、棕背伯劳、红嘴兰鹊、喜鹊、画眉、金翅雀等。
主要景点五马槽
四川天马山国家森林公园
五马槽位于天马山麓顺公路北行3千米处。向南千米,有一条方形深沟,其形如槽,周有五山,势如奔马,直趋于槽,故名。犟筋藤
犟筋藤位于天马山支脉,生于5根古柏之间,顶如华兽,藤似虬龙。覆盖5树,缠绕一体。
鸳鸯树
四川天马山国家森林公园
鸳鸯树在犟筋藤边。有一石山,高30余丈,四周皆绝壁,唯顶部一樟一松,大有数围,并生一处,树根穿叉盘结,树枝交合拥抱,难舍难离,极似人间夫妻。南天门
南天门原名老土地,因岩有土地石像而得名。地处巴州区的至高点,海拔1413米,直插霄汉,故有南天门之称。
四方碑
四方碑是清咸丰三年(1854),拔贡张才为了培植文风,在山顶立的一方宽2米、高6米的石碑。清同治三年毁其碑,“文革”中捣其基。现仅存遗址。
开发建设基础建设2015年,四川天马山国家森林公园启动水电等基础设施恢复性建设。
品牌建设四川天马山国家森林公园
1993年,四川天马山森林公园经四川省政府批准,被命名为“省级森林公园”。2005年,四川天马山国家森林公园被评定为国家AA级景区。
2015年,四川天马山国家森林公园荣膺中国(四川)“最佳森林康养目的地”称号。
2016年,四川天马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康养目的地建设项目入选国家优质旅游项目名录。
2017年,四川天马山国家森林公园被授予“四川省首批国家级森林氧吧”称号。
2019年,四川天马山国家森林公园晋升为“中国森林养生基地”。
交通线路交通四川天马山国家森林公园
外部:天马山片区通过凌南路(XY32)—枣清路(37公里)以及枣林镇至寺岭镇道路(26公里)与巴中市区连接;阴灵山片区通过Y024—S101与巴中市区连接。
内部:
天马山片区有Y019公路和Z002公路(7245米,4.5米宽,水泥路面)、林场机耕道(5733米,4.5米宽,泥结石路面)以及游步道(1000米,1.2米宽,石板路面);阴灵山片区有Y024公路(8102米,4.5米宽,水泥路面)、其他县乡道(8628米,4.5米宽,水泥路面)以及游步道(1300米,1.5米宽,石板路面)。
线路天马山片区:
古藤九柏—蛤蟆石—松樟恋—竹海—天马云海—天马山—天马湖;
十岭九大湾—九湾雾岚—玉皇顶—阔叶霜林—山高水长—翠林花海;
阴灵山片区:
灵山古场—红四军军部遗址—灵山碑林飞来石—晒经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