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国是

时间:2023-06-07 22:56:05编辑:奇事君
基本介绍

首先解释一下国是与国事

“国是”还是“国事”?

昨天,我写了一篇文章《两会代表委员纵论国是》,没想到题目中的“国是”一词,引起了一些小误会,一些朋友认为应该为“国事”。我把文章发在强国博客里,被推荐到首页后,题目也被成了《蜀狂:看两会代表委员纵论国事!》,他们也用了“国事”一词而没有用“国是”。那到底应该是“是”还是“事”呢?

我查了一下资料,“是”字有“法则”的意思,“国是”即有国家的政策、法规等含义。南朝范晔的《后汉书·桓谭冯衍列传》:昔楚庄王问孙叔敖曰:“寡人未得所以为国是也。”叔敖曰:“国之有是,众所恶也,恐王不能定也。”王曰:“不定独在君,亦在臣乎?”对曰:“居骄士,曰士非我无从富贵;士骄君,曰君非士无从安存。人君或至失国而不悟,士或至饥寒而不进。君臣不合,则国是无从定矣。”庄王曰:“善。愿相国与诸大夫共定国是也。”这里的“共定国是”,就是共商国家大计、国家政策,而不仅仅是一般的国家事务。“是,则也”(郭璞注:“是,事可法则。”),“则,常也”,“法也”,“国是”即为“国家之法则”、“国策”。

“是”也有和“事”含义相同的地方,指一般的事务、事情。《七国春秋平话》卷中:“孙子曰:”特来讲和一件是。乐毅曰:“何是也?”此处,“是”和“事”就没有区别。 《老残游记》第十二回:“国是如此,大夫何以家为?这里的”国是“就不应该是“国策”的意思了,而应该是“国家之事”。

“是”有“事(事情)”的意思,但是“事”却没有“是(法则)”的含义,所以不能混淆。《礼记?丧服大记》:“君言王事,不言国事。”这里“国事”就没有“国策”、“国家大计”的含义。所有,在实际使用上,“国是”就要比“国事”的范围窄些,“国是”就只能够用在国家召开的重大会议以及商讨国家政策的地方,如共商国是,莫谈国事,纵论国是等等;“国事”一般用于讨论国家事务,如国事访问,家事国事天下事,国事繁多等等。

有人把“国是”和“国事”的区别归纳为四条:

(1)词义范围不同,“国事”既可以指对国家有重大影响的事情,也可以指一般的国家事务;而“国是”则专指国家决策、规划等重大事务。

(2)适用对象不同,“国事”可用于国内,也可用于国际,如“国事访问”是一国首脑接受他国邀请所作的正式访问;“国是”所指的国家大事则严格限用于国人在中央所议之国家大事。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构,全国人大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是“共商国是”。

(3)语体色彩不同,“国事”是颇具口语色彩的词,“国是”是用于书面语的文言词。

(4)语法功能不同,作为名词,二者都能作主语、宾语,但“国事”还能作定语,如“国事访问”;而“国是”就无此用法。

我昨天写的那篇文章,内容主要是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在两会上的言论,两会是商讨国家政策的会议,代表委员们的言论也谈的是国家的政策,所有,我题目用《两会代表委员纵论国是》应该是没有问题,而强国博客的编辑们把它改成《蜀狂:看两会代表委员纵论国事!》反到是有些问题。

而议

【动】

(形声。从言,义声。本义:商议,讨论)

同本义〖discuss;exchangeviewson;talkover〗

议,语也。——《说文》

议,谋也。——《广雅》。按,谓论事之宜。

唯酒食是议。——《诗·小雅·斯干》

法而不议。——《荀子·王制》

赵王悉召群臣议。——《史记》

又如:议计(商议合计);议妥(商量妥当);议婚(商谈联姻之事)

评议是非〖commenton〗

议论证据古今。——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又如:议勋(评议功勋);议语(谈论)

选择〖select;choose〗

乃议侑于宾。——《仪礼·有司彻》。注:“犹择也。”

又如:议才(选拔人才)

议处;议罪〖considerandpunish;discussacrime〗

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司马迁《报任安书》

又如:议状(论罪定刑的文书);议处(清制对有过失的官吏,交吏部拟定处罚办法);议惩(评议罪刑给予惩处);议刑(议罪以定刑)

议论,特指议论政事〖comment;talkover〗

故圣人议多少论厚薄为之政。——《韩非子·五蠹》

大功言而不议。——《礼记·闲传》

通“仪”(yí)。忖度〖conjecture〗

议之而后动。——《易·系辞上》

昔先王议事以制。——《国语·郑语》。王引之云:“议,读为仪。”

博学不可使议世。——《墨子·非儒》。王念孙云:“仪,议古字通。”

连在一起就是大家在一起商议,讨论国是.

上一篇:玻璃抛光粉

下一篇:安徽大学财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