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和洋行大楼
怡和洋行大楼位于中山一路27号,是一座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大楼一、二层为一段,用花岗石垒砌轴线明显,大门和双侧窗框都用罗马半圆拱券石拱造型,正门上方有羊头浮雕装饰,显得庄重坚实,第三至五层又一段,有罗马科林斯柱式支撑,气魄雄伟,显示出浓郁的西欧古典色彩,第三层有石栏杆阳台,整段窗框上方有石雕镶嵌,第五层上方原有的平台,穹顶被拆除,已加高至七层。大楼现为上海市外贸局等单位。历史沿革怡和洋行大楼
怡和洋行大楼(外滩)(Jardine Matheson Building)是著名的英资怡和洋行在上海外滩所建的办公大楼。 1843年,怡和洋行在上海开设分行,是第一批来沪经营的外商。1844年取得外滩27号(北京路口)土地,建造了一幢殖民地式样的2层砖木结构楼房。怡和曾经长期是上海规模最大的一家洋行,经营进出口贸易、长江和沿海航运、怡和纱厂(杨树浦)、怡和丝厂等众多业务,号称洋行之王。1920年-1922年11月,上海的怡和洋行第四次翻建房屋,建成一座6层的花岗岩大楼,文艺复兴风格。设计者是思九生洋行。1955年以后,该大楼被上海市外贸局占用。
怡和洋行是英国人开设,清朝末年先在广州从事中国、印度、英国之间的货物和鸦片贸易,1843年在上海设立分行,购下外滩一地块,建起一幢英国乡村式的2层2开间的房子。在上海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怡和洋行的业务一直以鸦片贸易为主, 19世纪70年代开始组建轮船公司,建造码头、仓库、货栈,开设怡和丝厂、纱厂、打包厂和啤酒公司等,成为当时上海资本总额最大的一家外商洋行。
1861年,怡和洋行将旧楼拆除翻建新楼,这次翻建增加了门楼和雨棚,另加半层地窖,避免风潮和暴雨对房子影响。翻建的新楼虽然也是一幢2层砖木结构的建筑,但是比旧楼略显气派。
进入20世纪后,外滩新一轮旧楼翻扩建工程纷纷开始,怡和洋行也不例外。新的怡和洋行大楼始建于1920年,竣工于1922年11月。由马海洋行设计,裕昌泰洋行施工。
建筑风格怡和洋行大楼
这幢五层楼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厦,最初是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 & Co.)。此建筑模仿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形势,采用科林斯柱饰在立面上,将一二层作一组处理,三四五层作另一组处理,饰以粗凿的长方形石块,窗户面积较大,室内明亮。最早进入上海的三个外国洋行之一:英国怡和洋行,英文名称叫查顿和马地臣公司,其上海总部旧址,就是北京东路外滩转角处与原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隔路相望的那幢雄伟的大厦。
怡和洋行曾在1782年就打入了中国广州,在十三行中排名第三,以贩卖鸦片为主,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时没收的2万多箱鸦片中,怡和占了7000多箱。鸦片战争后,怡和洋行卷土重来,1843年在沪设立分行。
洋行在今北京东路承租了一大块土地,取得英租界一号土地证,造了二层楼房。怡和洋行经营包括军火等各种生意,还因建造中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与清政府发生了矛盾,最终被清廷以29万两银子买下后拆除。
上世纪80年代前后,怡和洋行不仅在上海,甚至在世界上都享有“洋行之王”的美称。到1861年,上海的怡和洋行已是第三次翻造房屋,在原地重建一幢东印度式建筑。1920年洋行又再次翻造,由马海洋行思九生设计,华商裕昌泰洋行施工,高6层,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300平方米,1922年11月建成。造型为新古典派康林特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全幢外墙采用花岗岩垒砌,一、二层花岗岩粗凿,这是上海早期大楼建筑的流行做法。大门进口处用石阶,包铜的大门,显得牢固,门两侧有一对壁灯。三至五层的中部,贯以4根大理石科林斯圆柱,柱头柱底为四方形。柱间为阳台及石栏杆。二楼中央有石雕羊头装饰。六楼檐口较宽,故看去似五层。内部底层四壁及地面均用大理石铺砌。
怡和洋行大楼在太平洋战争后为日本三井洋行接管,1946年恢复营业,但业务不如昔日,出租给大英轮船公司、昌兴轮船公司、安和实业公司等作办公用房。1955年,大楼由市房地局管理,外贸局及所属单位使用。
根据第五大道开店风格,名贵珠宝首饰和名牌设计师服饰是该店的特色,精心设计的橱窗展示纽约的风景之一。可以肯定,这些优秀的元素将运用到怡和洋行大楼的打造上。第五大道在怡和洋行大楼的店面总面积将是其美国一般门店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