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臭蛙
体背纯绿色;体较扁平;具背侧褶;指、趾末端有吸盘和横沟;趾间全蹼;雄蛙显著小于雌蛙,具1对咽侧下外声囊。皮肤分泌物具强烈的刺激性臭味。背面皮肤光滑,无背侧褶,体侧皮肤有小痣粒。指、趾具吸盘,纵径大于横径,腹侧沟均显著,第三指吸盘宽度不大于其下方指节的两倍;后肢长,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吻端,左右跟部重叠,胫长超过体长之半,无跗褶,趾间全蹼。体背面绿色,两眼问有一个白色小点,体后端棕色散有褐黑色斑点,四肢背面绿色或棕色有褐黑色横纹,股后褐黑色大花斑或碎斑甚显。繁殖期雄性胸部有“△”形白色刺团,第一指婚垫发达,无声囊,背侧有雄性线。卵径3.5 mm左右,乳白色。第26~40期蝌蚪全长36mm,头体长13mm左右,尾长为头体长的l 86%左右;头体细长而扁平,体尾橄榄棕或深棕色,散有黑褐色点斑;尾肌发达,尾鳍低或平直,尾末端钝圆;上唇无乳突,口角及下唇乳突一排,交错排列,口角部位副突少。
生物学资料该蛙生活于海拔390~2500m的山区流溪内。溪内石头甚多,水质清澈,流速湍急。溪两岸多为巨石和陡峭岩壁;乔木、灌丛和杂草繁茂。成蛙常栖于山涧湍急溪段,多蹲在长有苔藓、蕨类等植物的巨石或崖壁上,头迎向水面,稍有惊扰即跳人急流或深潭中。繁殖期在12月左右,雌蛙产卵于石下,约705粒左右。蝌蚪底栖,常在石下或回水凼底的腐叶下。
种群状态该蛙分布区宽,其种群数量较多。受胁等级:无危LC。
地区分布绿臭蛙(学名:Rana margaratae)为蛙科蛙属的两栖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甘肃(文县)、山西(垣曲)、四川、重庆、贵州、湖北(丹江口、通山),湖南(桑植),广西(蒙山、兴安、资源)、广东(新丰、连州);国外分布于越南(北部)等地,绿臭蛙生活环境包括:水井、小溪、河流、池塘、水库、地间排水沟,但以中小型山溪为多,附近有草丛、灌木。常见于山涧溪流附近、离水源不远的陡壁苔藓上以及或草丛中。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390至1650米。
绿臭蛙
活动习性1)活动范围
绿臭蛙喜欢在溪边草丛、乱石堆附近活动取食,也见于池塘边草丛、水库边草灌木丛、池塘边矮乔木上、农耕区草丛。可远离栖境50~100m的区域活动觅食。天晴的夜晚鸣叫频繁,外出活动者较多,活动的距离较远;阴天低温风大的夜晚,外出活动较少,活动的距离也较近。
2)活动方式
主要活动方式是跳跃活动,还常攀缘爬行垂直的河坎。
3)活动时间
绿臭蛙在夏季的白天隐藏于草丛、灌木丛、石缝、石洞、泥洞,晚上20:00-23:30活动最为频繁。
繁殖生态绿臭蛙虽无声囊,但繁殖期可以发出叫声,叫声似“咕-咕-咕…”,抱对姿势为腋位。产卵所需生态条件,绿臭蛙产卵的水域PH值为6.?7~7;发现卵群最多时的水温为19~20.?5℃,气温为20~21℃;产卵场水草茂密,石洞、泥洞、大石块较多,产卵基质为石洞、浸于水中的树根,石洞深20~80cm,卵附着在石洞内顶壁的岩石上。绿臭蛙繁殖期在7月上旬-8月下旬;怀卵量为1269.8枚;产卵量为1169枚。产卵期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产卵高峰在8月中旬。这与费梁(1999,?2001)记载的该蛙繁殖期在12月左右、产卵约750粒明显不同,本文认为:同一物种在不同地区其生殖情况有所不同,与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差异有关。至于产卵量差异较大,可能与个体的大小有关。产卵批次绿臭蛙的产卵情况有一次性产卵和多次性产卵,一次性产卵的种类卵巢卵的发育较同步,多次性产卵的种类卵巢卵的发育不同步,这些卵粒先后发育成熟,在同一生殖季节的不同时间分批产出。产卵期的长短,与卵的发育情况有关。如果种群内同一个体所怀卵的发育较同步,不同个体卵的发育也较同步,则产卵期较短;如果种群内同一个体所怀卵的发育不同步,不同个体卵的发育也不同步,则产卵期较长。绿臭蛙属于一次性产卵的种类,同时,其产卵期相对较长,不是因为其种群内同一个体所怀卵的发育不同步,而是因为不同个体卵的发育较不同步之故。摄食绿臭蛙摄食方法主要采用伏击法。隐藏于草丛等处,发现飞行、活动的昆虫,即跃起扑向昆虫,张嘴捕获昆虫。曾见捕获飞行的蜻蜓的情景:当蜻蜓低空飞行时,绿臭蛙随蜻蜓方向的改变,调整头的方向,突然出击,有两次扑空,第三次才将其捕获。现状人们在繁殖前期大量捕杀成蛙食用,是对绿臭蛙蛙资源的最大破坏。另外家禽放养、水体污染、用鱼药捕鱼严重影响了卵和蝌蚪的发育。
绿臭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