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前身
江西理工专修学院
1984年,中国民主同盟南昌市委员会在迎宾大道租房创办了“江西新亚商务学院”,初为高考补习班。
1992年底,中国民主同盟南昌市委员会创办“江西新亚商务学院”。
1997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国家高等教育文凭考试试点单位。?
1998年3月,学院更名为江西理工专修学院。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江西财经专修学院
1993年6月,经原江西省教委批准创办江西兴华工商学院。
1998年5月,学校更名为江西财经专修学院。
合并重组
1998年5~10月,由民间人士先后投入大量资金,两所院校实行合并,改称江西财经理工专修学院。
2002年4月,江西财经理工专修学院经过江西省教育厅上报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江西新亚职业技术学院。
2005年4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江西新亚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江西城市职业学院。
2014年5月,教育部批准江西城市职业学院升格为本科高校并更名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2015年,学校被江西省人民政府确立为江西省首批应用型转型发展本科高校。
2022年6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公布江西省高等学校2022年新增学士学位授权专业名单的通知》(赣学位办〔2022〕9号),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机器人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等15个专业被增列为学士学位授权专业。[4]
办学条件院系概况截至2020年12月,学校内设14个教学单位,有本、专科专业59个。
专业设置
学院层次专业名称人工智能学院本科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物联网工程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科计算机应用技术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参考资料。
师资队伍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799人、外聘教师204人,折合教师总数为901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284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35.54%;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249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31.16%;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469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58.70%。
省级金牌讲师:刘文俊[6]
科学研究科研平台截至2020年6月,学校内设“三元育人”研究中心、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系统科学研究室、责任动力学研究院、软件开发研究中心、学前教育研究中心、艺术教育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产学研发展中心等科研平台。
2019-2020年度,学校主持省级以上课题立项39项、结题2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263篇;校级刊物发表76篇;获得专利授权10项。
“十二五”期间,学校共获立项省级课题26项,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3项,党建课题3项,社会科学规划课题3项,文化艺术课题1项,省科技专利规划课题1项;发表论文300篇;出版著作20部。
学科体系质量工程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特色本科专业,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7门省部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有人工智能、通讯、软件开发、建筑、机电、机器人、3D打印、财经、物联网、汽修、艺术教育、音乐等多个校内实训中心和102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省部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责任动力学等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物流管理
省级特色本科专业:物流管理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三元育人”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教学成果
2019-2020年度,学校教师主持3项省部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主编或参编教材11部。
学生成绩
2019年,学生参加省级以上赛事共获得120个奖项,其中,国际级3项,国家级6项,省级111项。2020年,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全国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在江西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学校报送的8项作品均斩获佳绩,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学校青云合唱团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合唱节被评为“一级合唱团”。
学术资源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9月,学校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150.12万册,生均纸质图书89.55册;拥有电子期刊1.56万册,学位论文45.73万册,音视频25704小时。
获得荣誉截至2020年12月,学校先后获得“南昌市文明单位”“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江西省综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2022年4月,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团委被授予“2022年度江西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7]
2022年4月,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国际商务学院团总支被授予“2022年度江西省五四红旗团支部(团总支)”称号。[7]
文化传统形象标识校徽
校徽为教职工和学生佩戴的题有校名全称的横式长方形佩章。教职工佩戴的为红底白字,学生佩戴的为蓝底白字。
校旗
学校校旗以红蓝色为主,由校标和校名组合变形而成。[8]
精神文化校训
近知、近仁、近勇
校园精神
追求卓越、众志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