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源宫
清代林枫《榕城考古略》载:“龙潭山在十一都,一名西山。……旁有屋数楹,祀张真人,俗称溪源宫”。溪源宫背山临溪,依山而筑,坐北朝南,横向排列。从东至西计有宫门、真人殿、三相公殿、彭李狮公殿等建筑物,占地面积达1200平方米。宫观为牌坊式建筑,宫门为三级马头墙,土石结构,开三个拱门。正门上方是白石镌刻“溪源宫”横匾,直行楷书、字径约40厘米。真人殿右侧有一摩崖石刻,长2.6米,宽0.95米,中间横行楷书阴刻“溪源古迹”字径约50厘米。真人殿、三相公殿(即护国留侯)和彭、李狮公殿均为单进仿古宫殿建筑,面阔三间,混凝土结构,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溪源宫前面的溪源出自永泰、闽清二县的崇山峻岭,流到闽侯县上街龙潭山前受巨崖阻隔形成深潭。传说时有蛟龙现身,故名龙潭。《榕城考古略》记载“山下有潭,龙居之。岁旱祈雨,以瓷瓶涂蜡于口。悬而下之,以有无得水测雨候。潭中群鱼游泳,无敢捕者。有灵石四,若龟、蛇、剑、印,溪源之水出焉。”传说这一带溪潭中蛰伏一头修炼成精的巨鼋,时常出没,兴风作浪,残害苍生。被降伏在虎头盆深潭后,月朗风清之夜,还不时浮出水面观月。四处云游的道教神灵张真人到此降龙伏鼋后,托梦上街二十四境民众择定龙潭山脚建宫庙,庙宇正面朝向牛姆山、罗汉山、鲤鱼山三座重叠的大山,民间称为“真人得地三重山”。宋政和四年(1114年)当地民众从坑口小庙真人寺分炉起建溪源宫大庙,供奉张真人。从溪源宫宫门古石刻“溪源宫(1114年)”的落款,也可佐证其建宫历史。《福州府志》也有记载“溪源宫有神日三相公,公祈雨最灵”。溪源宫峰峦灵秀,岩石峥嵘,溪涧蜿蜒,碧水如带,山光水色,令人流连。因此溪源宫闻名遐迩,香火旺盛,信徒遍及海内外。据王应山《闽都别记》记载,明代太守林春泽、诗人王应钟、王湛、林世璧、陈鸣鹤等曾多次游宿溪源宫,并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如明代太守林春泽在《夜宿溪源宫》诗中写到“雪花飞泻访其源,溪畔仙风醒客魂。怪石倚云临截镍,哀泉渡壑弄潺湲。蛟龙洞口如相会,虎豹庭前不敢喧。高阁夜深闻磬咳。青鸾随月到宫门。”又如明代诗人林世璧访溪源宫而作“溪源胜自类桃源,别有桃花映洞门。水竹远村人世隔,桑麻仍见古风存。潭清好趁游鱼泳,树密时闻晓鸟喧。明发又随尘迹混,不堪遐思屡飞翔。”
岁月沧桑,溪源宫容颜亦老。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青州十三都缘首杨昌范,发动24境民众将山上的旧庙宇改建在现在的溪源宫处(旧宫)。此次建殿有摩崖石刻“威镇溪源”为凭。民国十四年(1925年)都巡人许美山为溪源宫总理,再度大规模修建溪源宫。文化大革命期间溪源宫惨遭破坏,夷为平地。溪源宫门残垣上的“溪源宫”三个石刻大字、靠山依溪方向残存的石基、石墙及宫门前石椅和大榕树见证了这场灾难。所幸刻于岩壁上的“溪源第一峰”、“威镇溪源”、“别有天地”等明清摩崖题刻完整地保留下来。这些摩崖石刻不但具有艺术观赏价值,更具有考古佐证价值。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根据党的宗教政策,信众在原址上相继搭起两间小庙,塑张三爵主神,供奉张大真人。从此,溪源宫香火又开始兴旺起来。1994年起海外侨胞和当地群众又捐资重建溪源宫并于2000年落成。新建的溪源宫金碧辉煌,琳琅满目。宫门双龙抢珠、主体古装泥塑尤为精致;宫内塑有张大真人等神像31尊和三米高的大宝马二匹,造型逼真。溪源宫后山还辟有陈立夫、卢嘉锡、郑乃王光等名人题字题诗的摩崖群。这些人文景观与周围的玉兔弄月、八仙聚会、壬母蟠桃、仙凉坪、一线天等岩石峥嵘的天然景观相互映衬,使千年宫观焕发新姿,溪源景区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旅游指南交通
福州市区乘坐150路公交车至上街超山站可步行前往溪源宫。
餐饮
可在溪源景区内品尝特色农家菜
住宿
大学城西北方有一家鲤鱼洲宾馆,大学城内也有一些招待所可供住宿
活动
露营、烧烤、钓鱼、聚会等。
溪源宫到真人寺,来回20多公里,快走6小时,慢走8小时,半程更休闲,随心所欲。小路沿溪,时左时右,有时涉溪而过,全程都可见水,趣味多多。路较平,较好,少上坡,较安全,是健行的典型线路。
特别注意
下大雨时要防山洪,不要冒险涉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