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湖桥文化
萧山的跨湖桥文化有着8000年的历史,它将浙江文明史整整向前推进了1000年,世界上最古老的独木舟正是发源于此。钱塘江南岸,有名邑萧山,属古越地。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建县,称余暨,东吴黄武年间改为永兴。相传越王为强吴所迫,只剩少数兵卒驻留在县西一里的西山上,四顾萧然,所以称该山为萧山,又叫萧然山。唐以山名号邑,萧山县名由此而来。
萧山中部,有一个著名的湖泊,叫湘湖。湘湖地处两列西南、东北走向的山系之间,东列曰石岩山、萧山,西列曰石檀山、东山头、美女山、城山。其迹始载于《水经注》,又叫西城湖。湘湖的南、北部还有相互通连两个湖泊,为临浦和渔浦。三湖南承浦阳江之泻泄,北有杭州湾海潮侵袭,人类在此生存繁衍,治水防涝为必用之功。
万历《绍兴府志》载,这一带的堤塘“从古有之,不知其始”,盛唐诗人称临浦为“陂泽”,即其一证。湘湖曾为低洼农田,但经常受浸,史称北宋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围堤成湖,仅可视作一次确凿可靠的记载,凡此几度,不可考也。
跨湖桥遗址的发现与发掘1990年6月1日,萧山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经广播电视大学萧山分校学生提供线索,在湘湖区域的城厢砖瓦厂取土工地发现了一处史前遗址,由于遗址的位置处在古湘湖中的跨湖桥畔,就把遗址定名为“跨湖桥遗址”。
跨湖桥遗址第一次考古发掘于1990年10月开始,至12月底结束。共发掘面积300平方米,出土文物113件,并发现建筑遗迹、灰坑等。经碳14年代数据测定,在8000-7000年间。
第二次发掘在2001年5月到7月间进行。发掘面积300多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木器、骨角器、人工栽培水稻等文化以及非常丰富的动物遗骨。此次发掘被评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第三次发掘于2002年10开始,至12月结束。不仅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木器、骨角器。还发现了独木舟及相关遗迹。经碳14年代数据测定,独木舟的年代在8000前左右,是国内发现的最早的独木舟及相关遗迹。
提出概念2004年12月17日下午,北京大学文博学院教授、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严文明代表参加“跨湖桥遗址考古学术研究会”的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8所大学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等11家权威的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机构的35位专家学者,宣布跨湖桥遗址所代表的文化类型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一种独立考古学文化——跨湖桥文化。这意味着“跨湖桥文化”作为一个全新概念,成了中国考古界的一个共识,与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马家浜文化等全国数十个考古文化概念并驾齐驱。浙江文明史因此前移1000年,杭州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湘湖地区的考古发掘中,以釜、钵、圈足盘、罐为代表的陶器群,不见于江南其他新石器遗址的特殊性器物如线轮等,都说明了跨湖桥文化类型的独特性。其中出土的陶器,甚至比晚了1000年的河姆渡更为先进。它所在的萧山湘湖地区,与河姆渡文化只有百里之遥,但两处文化偏偏没有传承关系,这超出了原有对东南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文明的理性期待。
十个之最跨湖桥文化共创造了“十个之最”,除了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之外,还包括世界上最早的漆弓、中国最早的“草药罐”、中国最早的慢轮制陶技术、中国最早的水平踞织机、中国最早的甑、长江下游地区最早的栽培稻、江南地区最早的席状编织物、南中国地区最早的彩陶、南中国地区最早的家猪,不仅使萧山拥有8000年人文历史底蕴,更让浙江的文明史整整提前了1000年。
研究价值跨湖桥文化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跨湖桥文化打破了原有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两分体系,建立起区域文化的多元格局。在距今7000年,亦即直接导致跨湖桥遗址湮灭的那次海侵之后,杭州湾地区人类生存环境发生了大的变化,宁绍平原、杭嘉湖平原终于开始了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的延续发展的历史。
第二,跨湖桥文化改变了习惯的以直线演进为认识模式的单一思路。跨湖桥文化的消亡表明,古跨湖桥人未能成功应对海侵的威胁,在迁徙、撤退过程中,文化作为一种完整的生命体可能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第三,跨湖桥文化为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中的整体观念的形成提供了一个新的坐标。它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将中国东南沿海新石器时代文化传统与海洋文化的关系问题提了出来。
影响早在8000年前,跨湖桥先民就在萧山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用勤劳和智慧谱写了光辉璀璨的史前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