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浩云

时间:2023-06-06 21:39:05编辑:奇事君
简介

(图)董浩云航运博物馆

楼高二层,西式建筑,内有天井,是学校早期学生宿舍,距今已有90多年历史,充溢着历史的沧桑况味。

展厅面积600平方米,内有中国航运史馆和董浩云陈列室,将作永久陈列。中国航运史馆通过大量的图片、文献资料和实物模型及航海贸易物品,概括反映了中国古代自新石器时期以来的舟船及航运历史。

“董浩云航运博物馆”上海交通大学开馆

“董浩云航运博物馆”昨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开馆,董建华带领董家五兄妹来到上海交大为父亲董浩云圆梦。董浩云白手起家,在几十年间建立了一个拥有巨轮百余艘的航运王国,名列世界七大船王之一,其一生为中国航运作出了巨大贡献。

董建华赴沪为父建馆

“董浩云航运博物馆”正式在上海交大开馆。上海是董浩云事业起步的地方。董建平在整理父亲留下的日记时发现,

董浩云航运博物馆

父亲有过建立陈列室的想法。

博物馆展厅面积600平方米。底层为中国航运史馆,二楼为董浩云陈列室,将作为永久陈列。

二楼是“董浩云陈列室”,楼梯尽头,一个铜制大钟赫然入目,上面刻着“QUEENELIZABETH”,乃是董浩云1970年收购“伊丽莎白皇后”号上的标志。

展览馆分两侧。包括“海洋巨子”和“陆地英杰”两部分,内容分别为“青年时期、创建强大的船队、创办海上大学”和“艺术家的挚友、国际企业家、图书馆/资料室”。

三艘巨轮意义非同寻常

左室内陈列了三个巨大海船的模型,分别为“东方之星”、“大西洋信仰”和“东亚巨人”。三艘邮轮在董浩云的航运事业里均有不可磨灭的意义。

“东方之星”是董浩云的第一艘大船,他在1956年11月20日的日记里写道:“‘东方之星’为中国最大之邮轮,排水量13300吨,是第一艘国人在欧洲所建造的货轮”。

董浩云日记里关于“东亚巨人”号的记载充分体现了他的理想主义。1959年9月28日日记:“‘东亚巨人’下水后,目的仅为中国人之航海能力之培植与表现,并发扬光大。”

事业与爱情并驾齐驱

董浩云在几十年间建立了一个拥有巨轮百余艘、载重超过1100万吨的航运王国及一个包括银行业、保险业、房地产

董浩云航运博物馆

业、造船业和石油、天然气开采的综合性跨国集团。其一生为中国航运作出了巨大贡献。

陈列室里的照片还有许多是董家的生活照,一家人幸福甜蜜,其乐融融。董浩云夫妇感情甚笃。展馆里公开的董浩云日记中,董更亲昵地称夫人顾丽真为“真妹”。(据《香港文汇报》

现代郑和董浩云

董浩云,浙江省定海县人,1911年出生,1936年到上海自办中国航运信托公司。他开创了中国、亚洲和世界航运史上的多项第一,因而享有“现代郑和”的美誉。

到1982年董浩云心脏病突发去世时,董氏集团已拥有各种干货船、集装箱船、油轮客船及散装船等149艘,总吨位达1100万吨,是蜚声全球的希腊船王奥纳西斯的近一倍。[1]

馆内布局介绍

董浩云陈列室用生动的照片、资料、实物和逼真的场景,浓缩了“世界七大船王”之一的董浩云传奇的一生,在这个期盼“四海一家”的跨国企业家身上,拥有不变的的中国心。

一楼中国航运史馆

我国幅员辽阔,江河密布,大海环抱,生息于这块古代土地上的先民很早就与江河湖海结下不解之缘。他们用超群的

董浩云航运博物馆

智慧,人类造船与航海事业的发展奉献了诸多发明,曾独领风骚一时。

远在史前时代,他们就开始走向广漠无涯的海洋,留下了不少美妙的传说:当历史跨进中世纪的门槛,“海上丝瓷之路”已将东西方世界紧密相连;明初天下方定,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襟江带海的上海依据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谱写了沙船兴市的华章……

在这里,我们从中国造船和航运事业的历史长河中采撷朵朵浪花,以此来展现中华民族在舟船航运领域的伟大发明创造和亲近海洋、发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光辉历程。

二楼董浩云陈列室

董浩云,原籍浙江定海,1912年出生于上海一个小商人家庭,1982年在香港病逝。他很早就萌生了献身航运事业的雄心壮志,在几十年间,白手起家,历经艰辛,建立了一个拥有巨轮百余艘,载重量超过一千一百万吨的航运王国及一个包括银行业、保险业、房地产业、造船业和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的综合性跨国集团。

本室分“海洋巨子”和“陆地英杰”两部分,展示他在航运领域的理想和成就,并反映他对教育事业的热衷和奉献、对多种艺术的浓厚兴趣、对国际事务的热诚关注及对家庭的重视、对友情的珍惜,凸显其开创精神和人格魅力。[2]

上一篇:大公镇

下一篇:西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