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镇

时间:2023-06-06 12:40:43编辑:奇事君
历史沿革

桃源,清代以前称“泥源”,盖因境内瓷土丰富之故。新中国成立以后改为“桃源”,1957年建桃源乡,1958年成立桃源公社,1983年改称桃源区,1986年撤区改镇至今。

桃源镇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大革命时期李井泉、方方、古大存等革命先辈曾在这里组织革命活动。1994年经广东省民政厅确认为革命老区。

别号由来

民国廿五年(公元1936年),国民政府饶平县某兵团团长曾达裕(原籍客家蕉岭县文福人),对饶平县的海产品、农副产品的去向问题非常关注,后来了解到正是这个距饶平县不出60华里的大埔县桃源乡,吸引了饶平人将海产品、农副产品源源不断运送到这个山中小乡镇。当时的桃源乡瓷土资源丰富,取之不尽;山上柴草能源,烧之不完;溪涧流水充沛,流之不竭;中心广场(原福地,今供销社商店)集会祈神,舞狮唱戏,摆摊买卖,非同一般;街道整齐,分上街、下街、新街,有当铺、药店、照相馆、茶叶店、镶牙补齿、饮食小吃、应时布商、咸淡百货、米市面食、干鲜海产、蔬菜糖果、山货三鸟、猪牛肉档……应有尽有;诗联书法,儒学盛行,人文蔚起;民宅民居,大方雅典,错落有序。内外谋生者,热爱故土,勤劳睿智,创建客家土楼围屋:祥和楼(位于新东山下)、祥发楼(位于团结)、福庆楼(位于新东黄泥田)、和发楼(位于桃星蔡上坪),山下钟氏大祠堂(敦本堂),横汾洋陈氏“广合梅”大双堂,慕前子谢三裕围龙屋,对门乃济围、参军第大三堂、郭和顺两堂半新颖大瓦房……;桃山叠翠,平畴十里,经济繁华。此地此景,曾达裕团长拍手称赞,谓之曰“小南京”。

桃源镇

不久,曾达裕团长把团部和三个连从饶平迁到桃源,他亲自坐镇设在横汾洋陈氏“广合梅”大双堂的团部,三个连分别扎营郭和顺大瓦房、谢三裕围龙屋、山下钟氏大祠堂,卫生队和通讯排驻扎在钟团九新屋。驻军期间,曾团长与桃源人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留下脍炙人口的故事,他出资将上街头连接横汾洋的原有木桥改建为水泥拱桥(名曰普通桥,今风韵犹在),开辟鹤顶、桐岗、黄屋背三处练兵操场(今旧址尚存),卫生队免费为民众治病,通迅排电话电报常为民众服务。1939年冬,曾团长服从军令,依依不舍搬兵离开了驻扎三年长的“小南京”——桃源。

此后桃源“小南京”的美称便相传下来。

文化特色产业

桃源镇历来是大埔的陶瓷主产区,有着700多年的产瓷历史,当地80%以上的劳动力都从事瓷业生产,陶瓷是该镇的一大经济支柱,其生产的日用、工艺美术、仿古等各种青花、五彩釉下、柳釉瓷品种达4000多种,年出口达1亿件,产品远销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全镇有陶瓷专业厂42家,主要分布在背坑工业小区、东坑工业小区、对门工业小区,其中有11家陶瓷企业年产值超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从事陶瓷业人员达6000多人。农业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2006年全镇社会经济总收入达3.45亿元,其中陶瓷工业收入2.9亿元,国地两税入库达1600万元。

社会

桃源镇现有初级中学一间(田家炳第九中学),完小6间,卫生院1间,卫生所16间;在校中学生739人,小学生2375人。改革开放以来,该镇众多的海外侨胞和外出乡贤热爱家乡,热心公益,为家乡的教育医疗等福利事业捐资近千万元。圩镇街道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新建成了1.8公里的主街道,有店铺350多间,居民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新建了邮电大楼、财政所、计育站、工商所、家炳医院、敬老院、自来水厂、有线电视站等设施,全镇社会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人口

2021年5月30日,大埔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桃源镇常住人口为10567人。[2]

基础设施

桃源镇交通通讯便利快捷。全镇实现了村村通公路,自然村有乡道,省道“坑海线”贯穿桃源6个村连接饶平海口。全镇全面开通程控电话,是大埔首个“电话镇”,移动、联通通讯信号覆盖了全镇,有线电视实现市县镇联网、并覆盖全镇。

代表人物

郭瘦真(1900~1980),桃源镇桃锋村人。早年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任团广州地委执委。民国13年(1924)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任广州农运讲习所教务干事,后任东江工农军副总指挥,领导和组织武装暴动。建国后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秘书和省文史馆馆员。

郭栋材(1893~1969年),桃源镇人。中共党员。民国15年(1926)为中共大埔县委首任书记。次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师政治部主任。南昌起义后,参与领导大埔武装暴动,任工农革命政府副主席。

上一篇:蒂利

下一篇:天津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