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路街道辖区内教育资源丰富。革命遗址众多,有毛泽东、杨开慧工作过的三曾里中央办公处、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指挥部旧址、“四·一二”大屠杀血流成河的宝山路和“八·一三”淞沪战役爆发地等。全区12处革命遗址,宝山路街道占了9处,成为社区得天独厚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其次,大、中、小学校、幼儿园齐全,市北中学、青云中学、三中心小学、芷江中路幼儿园等重点学校都在宝山路街道。商务印书馆上海印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中医医院位于街道腹地。
经济概况宝山路街道始终坚持把发展区域经济作为第一要务,今年1-6月份,街道累计完成区税5086万元,同比增长52.2%。其中企业完成区税4842万元,同比增长2595万元,增幅115.4%,占完成区税总量的95%。经过几年的调整,街道已经拥有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有自主研发和技术革新能力以及良好市场前景的引领型企业,并围绕这些核心企业,形成了金融及衍生服务、文化创意、电子商务、商务服务等相关产业板块,加速产业集聚。街道引进了研发中国首台“云电脑”的天霆云计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经营“钻石小鸟”的电子商务企业上海铂利德钻石有限公司、经营“悠哉旅游网”的悠在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及从事第三方理财的上海信宝盈瑞财富管理有限公司和北昂流体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招商引资2012年上半年,街道共引进项目97个,其中内资项目91个,注册资金55342万元;外资项目6个,合同利用外资1085万美元,已提前完成全年招商引资考核指标。
从2009年全年61个项目,到2012年上半年引进了97个项目,街道招商引资项目数量在持续增加,同时项目规模也大幅提升。仅今年上半年就引进注册资金过亿企业2家,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下的企业比重从2009年的77%降至目前的51%,项目平均注册资金规模则从2009年的92万元上升到目前的651万元。
街道紧跟静安区经济发展导向,大力引进现代服务业企业,商贸型企业比重逐年下降,由2009年的52.4%降至目前的30.9%,反之,金融服务、高新技术、电子商务及其他现代服务业比重都有显著上升,经济结构趋向合理和优化。
文物遗迹"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革命群众流血牺牲地点
宝山路三德里附近(今宝山路220~300号)
宝山路地处闸北华界,是较贫穷的华人集居地。这块土地成为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鏖战最激烈的地方。
1927年4月13日上午,上海总工会再次向社会各界发表总同盟罢工宣言,上午10时,在闸北青云路广场召开工人群众大会,参加者6万多人。下午1时,工人高呼口号,游行队伍行至宝山路三德里附近,蒋介石密令埋伏在天主教堂和附近里弄的全副武装的军队,突然冲出向游行队伍扫射。这是骇人听闻的"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中的一幕,仅4月12-15日有300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屠杀,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踪。闸北和宝山路地区人民为中国人民革命史留下了悲壮的一页。
1977年12月,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公布,将宝山路三德里附近列为革命纪念地。
上海基督教闸北堂
上海基督教闸北堂前身为为"虹口长老会",始建于1888年,距今已有115年。该堂原为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范约翰及长老陈芷谷主持。1894年,俞国桢牧师起任牧职,主持圣工达卅年之久。俞牧师力主中国教会独立自主,摆脱外国教会的控制。1904年,发动信徒捐款在海宁路建造堂舍,定名为"沪北海宁路自立长老会堂"。1914年,出售海宁路房屋,在闸北区宝通路商务印书馆附近另建新堂,改名"闸北自立长老会堂"。1927年起闸北堂更名为"中华基督教会闸北堂"。
1927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在商务印书馆工作的闸北堂信徒与其他职工一起参加起义,青年信徒陈安芳在抢救伤员中,不幸牺牲,留下仅出生六个月的女儿。
1932年闸北堂毁于日本侵略者的炮火中。1936年重建,1937年8月13日,闸北堂再次毁于日本帝国主义的炮火中,直至1947年重新建造。
新中国诞生后,闸北堂基督教信徒参加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教会自立。1958年,闸北区基督教不同宗派的教会实施联合,境内16处教堂合并于闸北堂,实现中国教会的合一。十年动乱,教会活动被迫停止,闸北堂被工厂占用。1981年下半年教会收回闸北堂,经过整修于1982年7月复堂。1987年10月又新修建了小礼堂及办公楼。1996年,为满足彭浦地区基督教信徒的宗教需求,又在临汾路1555号建造了闸北堂分堂"灵泉堂"。
闸北堂百余年的历程伴随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