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肖古王

时间:2023-08-26 02:21:42编辑:奇事君

二是设立太学。小兽林王二年(372),在其引入佛教进入海东地区的同时,还开启了文化教育上的改革,首设太学于高句丽,以教育子弟。[1]p221太学类似于中国古代的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在长安设太学,始设五经博士专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太学是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主要是培养统治人民的封建官僚,但是在传播文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据《旧唐书》载:高句丽人"俗爱书籍,至于衡门厮养之家,各于街衢造大屋,谓之扃堂,子弟未婚之前,昼夜于此读书习射。其书有《五经》及《史记》、《汉书》、范晔《后汉书》、《三国志》、孙盛《晋春秋》、《玉篇》、《字统》、《字林》;又有《文选》,尤爱重之。"[3]儒学对海东地区的文化影响尤甚,乃至时值当今在朝鲜半岛影响仍然十分深远,而这正始于小兽林王远见卓识的政治眼光和治政视野,才以高句丽为开端,迅速在海东地区开散传播,同样被新罗和百济效仿和学习。后来,在中原儒学的基础上,经过千年的演进和发展,"朝鲜半岛学者对儒学进行了深刻的理解消化,创造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儒学文化。"[4]这一切都是基于高句丽儒学以及效法汉制设立太学的基础上衍生发展而来的,小兽林王的文化改革为海东地区儒学传播乃至整体文化面貌的提升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三是颁布律令。小兽林王三年(373),高句丽"始颁律令。"[1]p221尽管文献中未言明律令的详文和细则,但相信一定与国家成文法有着密切的联系,据此有学者认为,此应为高句丽国家司法体制的健全,该律令的颁布"完全剥夺了五部部长的司法权。"至此,"五部耨萨虽然名义上被称为各部'军主*,实际上并没有调动本方部队的权力。"[5]进一步确定了王权的巩固。相信这是小兽林王继其祖父美川王之后,对五部部权限制,强化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6]虽然在《三国史记》中我们未能见到律令的条文,但在《旧唐书·高丽传》中却能见到载有:"其法:有谋反叛者,则集众持火炬竞烧灼之,燋烂备体,然后斩首,家悉籍没;守城降敌,临阵败北,杀人行劫者,斩;盗物者,十二倍酬赃;杀牛马者,没身为奴婢。"[3]相信这里所记的当为条文中主要之法令,但绝非全部,因传文所限而记以梗概,但已然反映了其法令的多方面涉及。正是由于高句丽有了成文法,且"大体用法严峻,少有犯者,"才造就了其国"路不拾遗"[3]的良好风貌。

可以说,小兽林王当政初期的任何一项措施都是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的,堪称高句丽甚至整个海东地区里程碑式的政治改革,对东亚世界宗教、思想、文化、教育以及政治制度诸方面的促动都十分巨大。因此,小兽林王不逊色于高句丽史上任何一位君主,其政治口碑和历史地位极高,与史上首位广开疆土的大武神王一武一文,并称大、小"朱留王"。

其次,频繁的对外征伐。经过前期近四年左右时间的改革和休养,高句丽的国力有了极大的恢复,此时的小兽林王并未将亡父之仇忘记,待感觉时机成熟之际,在历经四年的隐忍之后,终于等来了征伐仇敌,为国雪耻,为父报仇的时机。史载:小兽林王"五年(375),秋七月,攻百济水谷城。六年(376),冬十一月,侵百济北鄙。七年(377),冬十月,百济将兵三万,来侵平壤城。冬十一月,南伐百济。"[1]p221从战争的结果来看,仅在小兽林王第一次南伐百济的战事中,便攻克了百济北部重镇水谷城。"近肖古王三十年(375),秋七月,高句丽来攻北鄙水谷城,隐之。王遣将拒之,不克。王又将大举兵报之,以年荒不果。"[1]p295近肖古王欲以大兵夺回失城,但却因国家遭受年荒而不果,随后于同年冬天薨世。[1]p295小兽林王应该说在首次出兵便达到了其雪国耻、报家恨的战略目标。但是,为了惩戒百济,力求高句丽在半岛压制性的优势,小兽林王并未因第一次出兵获胜便息事收兵,而是接连在此后的第二年(376)和第三年(377)先后三次出兵百济,如果不是因为遭受半岛普遍且连续的灾害年节,相信其一定会将对百济的军事施压一直延续下去。相比较之下,百济在首次应战失利之后,尽管在近仇首王三年(377),曾尝试反击,由国王亲自率兵侵袭高句丽平壤城,[1]p296但从同期百济频繁的灾害情况来看,它已然无力应对高句丽的军事打击。

上一篇:广西南宁美食

下一篇:蒸生蚝几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