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j辛普森

时间:2023-08-12 18:10:36编辑:奇事君

辛普森杀妻案到底有没有罪 辛普森案件的最终凶手(妮可·布朗)

1994年6月的一个深夜,美国洛杉矶市蒙塔纳大街的一位居民在外出散步时发现了一条秋田犬,于是他就顺手将这条小狗牵到了在附近居住的博兹泰佩家中。

让博兹泰佩和他的太太感到很奇怪的是,这只小狗一直在呜咽着,似乎急着要将他们带到什么地方去。

博兹泰佩夫妇跟着小狗的踪迹来到了一户住宅前,却在铁门内发现了两具尸体和满地的鲜血。

其中的一位女死者正是当时大热的橄榄球明星辛普森的前妻妮可·布朗,而另一位死者则是妮可的好友、年轻的餐馆侍应生罗纳德·高曼。

妮克尔生前是一位明眸皓齿的金发美人

两人的身上布满了刀伤,而妮可的颈部几乎被完全割断,头发也被鲜血染成了褐色,以至于警方在查看她生前照片时才知道她原来是金发。

警方在凶案现场发现了一只沾满血迹的皮手套,随后,一位叫马克·福尔曼的白人警官在妮可前夫辛普森家中发现另一只同样带血的手套。两只皮手套上,都检测出了两位被害者的血迹和毛发。

凶案现场和辛普森家中发现的黑色皮手套

此外,凶案现场发现的脚印、尸体旁发现的几滴异样的血迹在经过化验后,都与辛普森的足迹和DNA样本相符合。

就在那时,辛普森的手指也刚好“很巧”地被弄伤了…… 种种证据都指向了他。

作为当红的橄榄球明星,辛普森曾被视为“美国梦”的化身

这场明星运动员涉嫌杀妻的案件震惊了全美国,辛普森也在当时请来了阵容强大的律师团队为自己辩护。

几番周折后,陪审团却最终认定辛普森无罪。直到2008年,辛普森才因另一起持械抢劫案被判入狱服刑33年,9年内不得假释。

如今,9年期限已到,由于已70岁高龄的辛普森在狱中表现良好,假释委员会已经决定批准他的假释申请,也就是说,辛普森即将在下个月假释出狱……

辛普森将在今年10月初假释出狱

当年,“辛普森涉嫌杀妻案”的审判过程吸引了全美国的目光,全国上下都在关注着这位红极一时的橄榄球运动员,看着他是否会靠着请来的明星辩护团队从铁证如山的杀人指控中翻身。

当判决即将宣布之时,总统推开了军机国务,国务卿推迟了演讲,连华尔街股市的交易速度都迟缓了下来,街头巷尾空寂无人,大家都守着电视或收音机等待着最终的审判结果。

辛普森和此次案件到底为什么会获得如此多的关注?在这场世人瞩目的“世纪审判”背后,又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曲折和秘密呢?

1

融入白人社会的黑人明星

辛普森出生和成长的那个年代,刚好是美国黑人族群不断抗争种族歧视和不公正待遇的年代。

在1968年的墨西哥城夏季奥运会上,两位获得金牌、银牌的黑人运动员在领奖台上举起了带着黑色手套的拳头,对美国当时的种族隔离政策进行了无声的抗议,随后他们就被驱逐出了奥林匹克村。

后来这个姿势成为了美国黑人抗议政府的典型动作

而这一切,似乎与21岁的O·J·辛普森毫不相关。虽然出生在旧金山一个贫困的黑人家庭,而且从小就患有软骨病,直到5岁都一直戴着腿部矫正器,他却凭着自身坚强的意志和过人的体育天赋考取了几乎都是白人的南加州大学,还获得了全额的体育奖学金。

大学时期的辛普森是一位出色的橄榄球选手,他一次又一次为校队拿下奖杯,从而收获了白人同学的喜爱和尊重。

辛普森的大学同学回忆起他,总会想起那个在球场上光芒耀眼的OJ(辛普森的昵称),“每个人都喜欢他,和他在一起的时候,你不会在意种族和肤色”。

1973年,辛普森在职业橄榄球运动场上创造了记录

从白人遍布的南加州大学到被选入职业橄榄球队,辛普森身边一直围绕着的是白人朋友。

他因开朗而充满魅力的个性被朋友们称为“果汁先生”。在种族冲突逐渐激化的美国社会,白人社群好像恰好需要这样一个从底层逆袭后融入“主流”的黑人朋友,以此“抵消”黑人族群对白人社会的反抗和愤怒。

在白人社会中如鱼得水的辛普森

在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运动员之后,辛普森进军了广告圈和影视圈。他成了第一个大规模代言商业广告的非裔美国人,还主演了好几部好莱坞大片。

他被大家喜爱着,环绕着,追随着,被人们称为“美国梦”的化身,而这一切换来的,却是辛普森对自己所属的黑人族群的极端冷漠。

辛普森代言的广告

辛普森主演的电影

当辛普森入住洛杉矶富人区、和上流社会的白人们成为邻居的时候,美国却发生了两件触犯黑人众怒的事件——一位超速黑人司机被警方拦住后,四名白人刑警拿着高压电警棍对他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殴打;而另一位黑人女孩在便利店被怀疑偷窃,则被店员当场用手枪打死。

目击者拍下了四名白人警察围殴一名黑人司机的画面

1992年,洛杉矶爆发了黑人族群暴动,他们为自己无辜受害的同胞感到哀痛,期望争取在这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正当权益。

而作为黑人公众人物代表的辛普森,却对这些事件保持了沉默。对他来说,这似乎是完全不相干的事情,他不愿为黑人同胞发声,还不断向白人社会靠拢。让人感到讽刺的是,恰恰是辛普森完全漠视的种族问题,在审判中救了他一命。

辛普森对当时的种族冲突事件完全冷漠

2

豪华律师团打出的“种族”牌

当两位受害者被发现后,种种证据都指向了这位红极一时的明星运动员。当妮可的姐姐知道此事后,也曾咬牙切齿地说过:“我就知道会是他!他一直想杀了妮可。”

1977年,当时已经结婚的辛普森和18岁的妮可·布朗相识于一家夜店,两人迅速地坠入了爱河。对于辛普森和拥戴他的白人社群来说,娶一个白人姑娘,大概是这个黑人小伙完成“美国梦”的最后一步。而婚后的辛普森,则对妮可表现出了惊人的占有欲和控制欲。

妮可·布朗是辛普森的第二任妻子

早在悲剧发生之前,洛杉矶警局就接到过好几次来自妮可的报警电话,电话那头的妮可哀泣着说辛普森正在发狂,可能会殴打她。

当妮可和别的男人多说了一句话,或是当她没按照辛普森的想法做事,就会遭到持续三四个小时的家暴。妮可曾向家人哭诉过,在媒体面前风度翩翩的辛普森关上门后,其实是一个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混蛋。

两人在离婚后,辛普森也时常跟踪和骚扰妮可,甚至偷窥妮可在卧室的一举一动,让她的生活苦不堪言。

婚后的妮可成为了辛普森家暴的受害者

当种种证据细节曝光,几乎已经可以敲定辛普森就是这场凶杀案的始作俑者。面对指控,辛普森不动声色地请来了来自哈佛、加州大学等世界名校的法学院教授为自己辩护,组成了一支被媒体戏称为“梦之队”的辩护律师团队。

辛普森和他的豪华律师团队

律师们首先从在辛普森家中发现关键证物皮手套的白人警官马克·福尔曼入手,说他是一个以“Nigger”(对黑人的侮辱性称呼)为口头禅的种族歧视者,暗示皮手套的存在完全是出于一个憎恶黑人的白人警官的恶意栽赃。

发现关键证物的白人警官马克·福尔曼是律师团的第一个目标

马克·福尔曼极力否认,可一卷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的录音带却摧毁了陪审团对这位警官的信任。

录音带中清晰地显示,马克警官在和某位友人的聊天中说了40多次的“Nigger”,反映出了严重的种族主义倾向。

在播放这卷录音带的时候,以有色族裔和女性为主的陪审团成员脸上,也逐渐露出了嫌恶的神色。

辛普森案件陪审团成员的画像

辛普森的律师们很聪明,他们巧妙地利用了当时愈演愈烈的种族争端,试图蓄意挑起陪审团成员对关键证人的怀疑和厌恶,将对黑人族裔的同情和怜悯转移到辛普森这个个体身上。

他们还提出应该带领陪审团考察一下辛普森的住宅,而在陪审团到达之前,律师们就撤掉了辛普森家中所有和白人朋友亲密合影的相片,全部换成了和黑人同胞的合照。当负责此案的检察官提出抗议时,一切已经来不及了。

辛普森的律师在多年后的采访中承认换过辛普森家中的相片

在这个基础上,律师团队又提出要让辛普森当庭试戴案发现场发现的皮手套。在众人的注目下,辛普森首先戴上了防止和证物直接接触的塑胶手套,随后将双手塞进了皮手套中。然后,所有人都看到了这一幕——手套明显偏小,根本不适合辛普森。

在之后的采访和纪录片中,律师们才透露了这样一个事实:辛普森因为手掌关节发炎,一直在服用一种防止双手肿大的药物。而就在即将试戴皮手套的那几天,辛普森暂停了这种药物的服用。

辛普森在法庭上试戴案发现场发现的皮手套

1995年10月3日,妮可和高曼的家人迎来了一个令他们心碎的消息:遵循着“疑罪从无”的原则,辛普森最终被陪审团裁定为无罪,不必为两起杀人案负刑事责任。当一位名叫嘉莉·贝丝的黑人女性陪审员回忆起自己当年投出无罪票的决定时,她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现在想想,或多或少是有点后悔。但我心底知道,我做了在那一刻我认为自己应该做的事。

辛普森在听到无罪裁定后的反应

3

美国梦,还是美国式悲剧?

美国《时代》杂志主编詹姆斯·R·盖恩斯在一次采访中说过,当我们回顾上个世纪90年代,几乎找不到比“辛普森涉嫌杀妻案”更大的新闻,它本身涉及的人物、事件和社会议题,都比电视剧还更加离奇精彩。

这个案子也引发了当时美国社会以及后世对于美国极力推崇的“政治正确”、“程序正义”和真正的公平正义之间无休止的争论和探讨。

辛普森作为犯罪嫌疑人时拍摄的照片登上了《时代》杂志封面

当年逾古稀的辛普森重新拥抱监狱外的生活,他也许不会意识到,自己曾创造的那场“世纪审判”已被一道若隐若现的种族鸿沟贯穿。

他从贫寒的黑人家庭走出来,克服了种种弱势和缺陷来到了被认作是“主流”的白人社会,和白人一起拍电影,代言了白人才会买的商业产品,和白人朋友们打成一片,还娶过一位白人妻子。

这一切似乎已经让他摆脱了贴在自己身上的“黑人”标签,也代表了让所有人心醉神迷的“美国梦”——只要你拼搏努力,终将收获美好的成功。

当辛普森春风得意的时候,他的同胞族群正经历着一场抗争,期待用社会的阵痛换来国家更好的未来。

虽然他完全不参与、不关心种族问题,却不得不承认,是这个议题和随之而来的“政治正确”和怜悯心让他胜诉。

而在面对“政治正确”问题时美国法律制度显示出来的脆弱和偏驳,也为这场以两条人命为代价的“美国式悲剧”写下了注脚。

上一篇:瓦西里扎伊采夫

下一篇:乌力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