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尾鱼

时间:2023-08-05 05:29:34编辑:奇事君
在生命刚出现在地球的时候,就是由海洋这个巨大的摇篮孕育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动物都慢慢的进化,有的上了陆地,再由陆地飞到了天上,不过下面我们要说的是一种生活在海洋里的活化石——矛尾鱼,这种理应在1亿2千万年到6千万年前的时候就灭绝的鱼1938年的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笔者整理了一些关于“活化石矛尾鱼 时隔几亿年重新出现”的详细内容,方便您了解!

在生命刚出现在地球的时候,就是由海洋这个巨大的摇篮孕育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动物都慢慢的进化,有的上了陆地,再由陆地飞到了天上,不过下面我们要说的是一种生活在海洋里的活化石——矛尾鱼,这种理应在1亿2千万年到6千万年前的时候就灭绝的鱼1938年的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活化石矛尾鱼

1938年12月22日,从非洲传来一个震动世界动物学界的特大新闻,在南东伦敦港附近查伦马河口外5.6公里处的印度洋里,渔民们从80米深的海水屮捕捞到条长153厘米,重57.7千克的奇异的怪鱼。这条鱼全身披覆若粘滑的大形圆鳞,发出美丽的蓝艳艳的光泽,它居然顽强地在甲板上挣孔了3小时才断气。准也没有见过这种鱼,渔民们决定将它送给当地的博物馆。

可惜,赶上圣诞节期间,邮运的延误,使这条龟的内脏变质。所以,东伦敦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将它的肌肉、内脏、骨胳都废弃只能将带鲔的皮连问头骨做成标本,那些初次看到这条鱼的科学家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条似乎不可能还存活到现在的鱼,因为它是早“该”在1亿2千万年前到6千万年前就绝种的属于空棘鱼类的一种总鳍鱼。

事隔14年后,1952年12月20在莫桑比克海峡北端科摩罗群岛之一的昂懦昂岛附近,在水深255米处下钩又捉到第二条这种鱼。根据它同第一条之间的微小差异——它没有第一背鳍和中尾鳍,史密斯又将其定名“马蓝龟'经过研究,看来这两条鱼应是同一种鱼。

只是后者有些畸变。尽管多年来不少科学家悬以重赏求获此鱼,但自从第一尾鱼到现在40多年来,捉到的鱼仍不满百数。据1975年解剖的一条孕雌鱼,发现其右输卵管中存4条带卵黄囊的幼鱼,这样看来,它还是卵胎生的鱼呢。

矛尾鱼外形特征

矛尾鱼体呈长梭形,躯体粗状,体长1.5~2米,最重1尾有95千克,体长1.8米,蓝色,头大,口宽,牙齿锐利。颅骨具特殊的颅间关节。在头下下颌间有1对很大的喉板。躯体覆盖大而薄的椭圆形圆鳞,鳞片露出部分具很多小嵴或疣突,因而体表粗糙,体后部和鳍基部鳞较小。侧线完全。背鳍2个,第一背鳍鳍条强度骨化,具嵴,呈棘状;第二背鳍与胸鳍、腹鳍、臀鳍外形相似,呈柄状,鳍条着生在很厚的肉质鳍柄上。偶鳍内骨骼排列分节为非对称式。尾鳍外形近似矛状,3叶,由一个中心小叶将整个尾鳍平分上下两部。

矛尾鱼出生时鼻孔在口腔内,随着成长向外移。上颌与头骨连合。肠内有螺旋瓣构造,无泄殖腔,动脉圆锥发达。脊索终生存在,其上、下方有小块硬骨。肠内具螺旋瓣。鳔很小,无呼吸功能,只起调节鱼体在水中比重的作用。有资料说矛尾鱼也能用鳔呼吸。

矛尾鱼生活环境

矛尾鱼一般生活在200-400米深的海水中。迄今为止,全世界也只发现了200条以内,且分布区几乎仅限于非洲南部马达加斯加岛附近海域。在矛尾鱼分布地区的海水中有一个淡水区域,只生活在这片海水中的淡水区域内的150~500米的深海区,一旦离开这黑暗、低温的环境,就不能生活很久,仅每年11月到次年1月短短的两个月中才会浮到海面上来。

矛尾鱼夜行性,游泳迅速,有时在海底爬行,白天像冻死的僵鱼一样成群躺在约200米深的海底洞穴里,据说是为逃避鲨鱼的侵袭;一旦日落,便纷纷爬出海洞,寻找食物。

上一篇:刘楚玉

下一篇:lhs